第226章 敲山震虎(2 / 2)

見到有人來接班,原來守在這裏的禮部郎中馬上交接。錦衣衛負責傳國玉璽的安全,禮部官員收錄參觀者對傳國玉璽的評價。太子限定的期限一到,禮部就要綜合各方意見,給傳國玉璽的真假下斷語。

可誰又敢斷定傳國玉璽的真假?這是禮部官員們避之唯恐不及的差事。

禮部傅尚書曾一口咬定玉璽是假的。而傳國玉璽對外展覽半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判定這是真的。

有民間學者嘲諷,傳國玉璽真假不難斷定,難斷的是人心。

報紙每期都有一幫人呼籲重視‘三都地動’。稱三都地動是老爺對太子離經叛道的不滿;同時出現的傳國玉璽,是太子擾亂下人視線的手段。

不少人嗤之以鼻。下人看到的,是太子愛護百姓、廣開言路。看不到的,是出於一己之私給太子潑髒水的人。誰讓寫文章辱罵太子的人留下的都是假名。

東宮書房。

朱壽擱筆,把新做的文章交給劉瑾。被困在宮裏閑來無事,每日寫文章自己罵自己,成為他不多的樂趣。以明朝人的頭腦,看不破後世自我炒作的套路。

“必須保證超市無限量供應低價棉布。”朱壽磨著牙吩咐劉瑾,“老虎不發威,當本宮是病貓。這次不把他們弄得半身不遂,本宮就不姓朱!”

劉瑾繃著臉沉吟不決:“皇爺似乎不想爺搞亂江南局麵。”

“兩年了,河套都收複了,清查江南田畝的事還沒了解。父皇對他們太過仁慈。”朱壽麵有厲色。

他心中門清。後世的恐怖組織需要活動資金支持,白蓮教的教徒都是貧苦百姓,想要搞事,同樣需要強有力的財力支持。茶馬商人陷入勾結韃靼的泥潭,自有朝中剛正不阿的大臣對付。要動鹽商必先動鹽政,鹽政和各方牽扯極深,還不到動的時候。

江南官商雖然勢大,但前有江淮官商的眼紅,後有海禁堵住退路。如果陷入棉布的大傾銷,操作得當的話,會有一部分人選擇投靠他。隻要江南不是鐵板一塊,收拾起來會方便很多。

“老奴有罪!”劉瑾跪下請罪,“是老奴收了李舉人的銀子,把李舉人介紹給爺。請爺責罰。”

朱壽把劉瑾扶起:“劉廠公言重,本宮也沒看出李舉人包藏禍心。好在沒讓他得知內行廠的機密。以後對內行廠的技師盡量內部培養。外人進內行廠,先從技工開始。”

劉瑾感激淋涕:“謝爺對老奴的信任。”

朱壽笑著拍拍劉瑾的背:“本宮這些日子研究西廠的發展。在此之前,內行廠先完成拆分。把各研究所和作坊分開管理。”

“老奴和張公公已經處理了大半,會盡快給殿下彙報。”劉瑾拱手道。

“劉廠公辦事,本宮放心。今後你把精力放在西廠,本宮要在大明各地開設西廠物流點。沒個二十年,怕是完不成。讓張永管理內行廠研究院,劉孝負責作坊運轉。劉廠公認為如何?”朱壽笑問。

“惡念值+10。”

收到惡念值提示的朱壽笑了。

劉瑾恭敬地彎下腰:“一切但憑爺吩咐。”

“你下去忙吧。”朱壽揮手讓劉瑾退下。

敲山震虎的效果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