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和‘撒馬爾罕使者’做生意,內行廠讓出一部分利益。隻需要他們誇大撒馬爾罕的軍事實力。不管是對朝廷,還是對韃靼。
李東陽凝視朱壽,總覺得事情有點奇怪。
朱壽扯開話題:“李公的大寧專用券花了沒?出了大寧一百兩專用券就是廢紙!”
李東陽從茄袋掏出90兩的塑料幣:“九折換了塑料幣。到河套用徵伯的官員證購買貨物可打七折。還是賺了。”
朱壽直愣愣地瞅著李東陽。這還是詩文絕代的李公嗎?怎麼像後世拿著打折券購物的大媽。
李東陽把茄袋裝回衣袖,憂國憂民地問,“國庫缺銀,殿下可有好辦法?”
“提高商稅。”朱壽淡淡地。
“……”李東陽望著馬車外的美景發呆。
對了爭取早日到甘州,車隊趕路的速度極快。
半晌後李東陽再問:“殿下找到內行廠在大寧城收益高的原因了嗎?”
“李公瞧出來了嗎?”朱壽笑著反問。
李東陽吐槽:“住的貴,吃的貴。”都京師久居不易,這話的人去趟大寧城就知道居住京師的代價很便宜。
他被阿爾乞蠻帶領參觀大寧城時,在外9區見到幾個部落打起來。大家的原因是想搶奪大寧城最外邊的居住權。草原上的牧民以住在大寧城為榮。
內行廠建造大寧城有言,所有的土地、房屋不賣隻租。湧入大寧城的牧民太多,內行廠的建造速度和臨時板房無法滿足大家的需求。同意出租外9區空地,讓牧民們自己搭建氈帳。
李東陽原以為能讓牧民打起來的房租一定很便宜,一問才知道,一塊空地每月需要交五十兩!而五十兩在京師外城隻能買一進院。
“每套房子提供水和暖氣,租金高達50兩。內行廠嫩工部賺錢嗎!”李東陽吐槽。
“李公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朱壽大笑。
“農學院的技師們摸索出一套暖棚栽培的種植方法。大寧城能提供新鮮的蔬菜瓜果。隻要在大寧城租房的人,每月可以獲得同等租金的大食堂飯票。大食堂的飯菜很餓便宜。50兩能讓五口之家吃飽肚子。”
“況且大寧城能給大家提供安全的住所。無須擔心家裏的妻兒被欺負。”
“不管是韃靼還是大明的百姓,都希望有安定、能飽飯的生活。”
朱壽幽幽一歎:“所以,達延汗注定打不下河套。因為河套同樣允許遊商部落的成員落戶居住。”
“惡念值+1。”
“殿下允許韃靼人辦理河套身份證?”李東陽臉色一僵。
朱壽點點頭:“當然,隻要擁護本宮的統治,他們就是河套的子民。”
“河套子民將來會成為大明百姓?”李東陽確認。
朱壽翻白眼:“本宮是大明皇太子,本宮的子民當然是大明百姓。”
李東陽深呼一口氣:“達延汗知道此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