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鹽的來曆(2 / 2)

“……”

朱壽驚掉下巴,壓根不敢相信耳朵聽到的話。不該是李東陽哭著跪著求他把女兒收了嗎?這劇本不對!

朱壽雙目圓瞪:“父皇不怕將來外戚幹政?”

“照兒在河套可是把李公子當牛羊使喚,連帶李愛卿也沒少出謀劃策。”弘治帝笑道。

朱壽皺皺鼻子:“隻是讓他推廣塑料幣,搞了許久大家接受度依然不高。孩兒讓內行廠鑄造銀幣緩衝,才讓塑料布順利推行。那家夥沒王守仁好使。”

王守仁跟著徐大人把河套跑了遍,弄出詳細的灌溉圖紙。隻待工程隊奔赴河套幹活。

弘治帝哭笑不得,按照兒子的要求,朝中能讓他滿意的大臣估計就李東陽一人。

“太祖的馬皇後、成祖的徐皇後、仁宗的張皇後都是一代賢後。上能規勸帝皇、教養皇子,下能約束娘家親眷。我兒身旁需要賢妻輔佐。李姐是不錯的人選。”弘治帝語重心長地勸。

崇王的事讓弘治帝反思良多。於謙高舉成祖‘子守國門’的口號,擁立代宗為王。文官的勢力經過發展到了能擁立皇帝的程度。若是被崇王得手,朝臣們必定推選崇王嫡長孫為皇嗣。他從身體不佳,萬一……照兒需要強勢的後家幫扶。

朱壽學老臣們的耍賴手段,在便宜老爹教時打呼嚕入睡。昨晚沒好好睡覺,他困了。

弘治帝想要敲醒兒子,見他眼底的淤青於心不忍,讓穀大用抱在塌上休息。兒子還是留在傳心殿好。動了鹽業,讓很多人挖心痛。還有孔府的事。

“能不能每次闖禍後消停一段時間,讓父皇緩緩神在接著繼續呢?”弘治帝哀歎。

“呼呼呼~”朱壽真睡著了。

朱壽舒坦得睡著,很多人為他捏一把冷汗。

超市規定在京師居住之人,每人每月可憑身份證購買一斤鹽。首次購鹽時,每人發一本白冊,今後隻有拿著白冊和身份證才能賣鹽。

會過日子的百姓為了多買鹽屯著,抱著奶娃辦白冊買鹽。低價雪花鹽存量超過所有人的想象,賣出50萬斤之後,他們見到西廠又送了一批過來。

低級官員們領到超市抵用券,興致勃勃地進入超市購物。超市裝有透明的落地玻璃,身處其中能感到縷縷涼風拂麵。裝修豪華大氣,商品品種齊全。可低廉的售價對不起它的裝修。

“論大明最敗家的是誰?非我們的太子莫屬!”有人調侃。

另一人嗬嗬一笑:“太子把指縫裏的銀子露給平民百姓,也終於想到我等官。”

“陛下是有為明君、太子有英主之相,可……”有人憂心忡忡。

拿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沒人會把嘴巴裏的肉吐出來。太子的所作所為撬動很多人的利益。百姓能買到品質好的低價鹽,商人就無法把鹽高價賣出,鹽引失去它的作用。能用各種方式取得鹽引的皇親勳貴太監等,再也不能白得好處。太子能對付得了他們嗎?

有在戶部當文書的吏目冷笑:“壽寧侯家人從兩淮支取96萬鹽引,慶雲侯的家人弄到80萬鹽引。得到鹽引轉賣商人每一引可得銀六錢。想想他們從國庫拿了多少?也該知足了。”

“我聽很多人準備彈劾太子與民爭利。”另一人偷偷瞄了眼身穿青色馬甲的超市二,故意拔高聲音透露消息。

“葉淇葉大人拖著病體上京。”

“仁和長公主等幾位公主進宮找皇太後哭訴。”

“想想就知道能在京師開設鹽店的是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