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的存在,讓奏章處理的時效大為提升,也避免掌印太監濫用紅批的權利。
“若電話接通到各地布政司,朝廷可隨時掌握各地動態。避免出現類似京師不知道北方災情的事件。”李東陽欣喜若狂。
弘治帝淡然一笑:“架設一條線路,每一裏需要花費百兩銀子。侶愛卿,戶部可支出多少銀子?”信息暢通固然可以加強集權,但弘治帝不想讓內閣成為集權一方。
侶鍾拱著手一五一十地回道:“戶部無銀可調。戶部甚至沒有銀子犒勞收複哈密的有功將士。”
“夏糧稅銀陸續押解入庫,怎的又缺銀子了?”弘治帝頭疼地問。
侶鍾神情嚴峻、臉繃得緊緊的,“去歲多地受災,夏糧免去八百七十萬萬多石。再有,各地藩庫盤查的庫銀和戶部的賬本不符。”
弘治帝揉揉太陽穴,他讓東廠嚴查江南鎮守太監,又取得一筆不菲的收入。這筆銀子當做私房銀藏著,既不能讓皇後知曉,也又不敢交給敗家兒子。
“朕會讓戴公公把二十萬兩的金花銀解入國庫,萬萬不可讓皇後和太子知道。”弘治帝環視四周,語氣中充滿十足的威脅。
“……”
眾位大臣無語。
“啟奏陛下,老臣回京時參戰的衛所將士提出不要賞銀,他們想要塑料幣。”馬文升甕聲甕氣地。
眾人神情凝滯。
“塑料幣是何物?”離開官場多年的謝鐸問。
太子和江南人卯上勁。江南讓西廠舉步維艱,太子讓江南地區信息滯後,江南地區除了族中有人當京官,很少能收到京師的消息。
李兆先主管河套的塑料幣發放,沒少寫信求助李東陽。李東陽對塑料幣門清。“塑料幣是河套發行、類似寶鈔一樣的紙幣。但塑料幣直接掛鉤銀幣。河套市麵上流通塑料幣,出河套可從戶部兌換點換成銀幣。”
謝遷大驚:“銀幣是何物?”
李東陽掏出兒子寄來的幾枚銀幣。大和銅錢一樣,中間無空洞,一麵寫有‘大明弘治年’,另一麵注明‘紋銀一兩’。幾枚銀幣鑄造精美細致,如同一個模子刻出來。
侶鍾拿出周經寄來的銀幣,和李東陽的一模一樣。
“內行廠的鑄幣工藝了得,地方上無法仿製。民間私鑄銅錢猖獗,若朝廷能推行銀幣,私錢必將消亡。”侶鍾倡議。
“惡念值+1……”
倘若朝廷推行銀幣,他們藏的銀子怎麼花出去!
氣氛再次凝固。
“好了,今日商議哈密的事,銀幣的事延後再議。”弘治帝急忙把話題轉回。
“惡念值+1……”
朝臣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他們堅信:陛下真正目的想試探他們對銀幣的態度。哈密壓根不值得讓大九卿共聚一堂。
朱壽莫名其妙收到大量惡念值,開始反思他是不是被朝臣們拉入黑名單,怎麼見他一麵就產生惡念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