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朱壽黑著臉回到雲中時,楊廷和急躁地在軍帳門口踱步。
“殿下,您這一去了哪裏?”楊廷和用質問的語氣。
朱壽沒好聲氣地瞪他:“本宮找糧食去!”
楊廷和方才意識到態度不恭敬,連忙彎腰賠罪,“微臣聽殿下偷偷把糧食運回京師,故才失禮。萬望殿下明白,一旦河套缺糧民變,朝廷有借口順勢收回河套。”
便宜老爹早把李東陽的陰招剖析清楚。他非常明白,朝廷沒膽從韃靼人手裏搶河套,但有膽量從他手裏奪河套。河套三麵有河流貫穿,一旦用來屯田,北方無缺糧的苦惱。
他才不要當冤大頭。
“本宮不會讓朝廷染指河套。如今的朝廷更像各大勢力爭奪權力的名利場。”朱家皇帝的話越來越起不了作用。朝廷的格局看似民主,實為其他勢力當著皇帝的麵共同分配利益。
楊廷和眼神聚集到馬背上的糧食:“請殿下和微臣句實話,河套能湊足100萬石糧食嗎?”
“本宮會解決缺糧的問題。老師把精力投入勸導災民開荒的大事中。本宮有個建議,老師可以先推廣土豆養活河套的災民。”朱壽笑著。
昨前他這話會心虛,今這話的時候底氣十足。有美酒、紫菜粉和土豆,河套不讓一人餓死。
“這是?”楊廷和指著糧食袋問。
陳熊衝口而出:“這些大米用於舍妹的婚禮請客吃飯。”這是他特意從代王府糧庫挑出來的香稻。而太子為了避免被代王發現少糧食,隻挑選高粱和米等雜糧。
“婚禮定在哪日?老夫定會前來參加。”楊廷和笑眯眯地。參加婚禮可以敞開肚子大吃特吃。
朱俊杭僵硬著臉回答:“十日後。”能預感到當日會有很多人來。
朱壽顧不得休息,到辦公房找周經算賬。得知周經住在糧倉,他衝進糧倉找人。
“昨夜是老夫親自值的夜,糧倉中壓根沒有少掉一顆米。”周經中氣十足的聲音回蕩在占地巨大的糧倉。
朱壽從鼻子冷哼,嘴角微微翹起。河套的眼線真多,消息也很靈通。西廠今早剛剛運糧,這些人已經知道了。
他裝做沒聽到,背著手威風凜凜地找來。
見到朱壽,不少人眼神閃爍,找了個理由紛紛離開。
“周大人,本宮今早出門籌集糧食。竟然發現軍屯內有土豆。為何周大人不告知本宮?”朱壽上門問罪。
周經頓時把雙眼瞪大:“九邊軍屯真的種上土豆了?”
兩人大眼瞪眼。
最後朱壽把胡玢找來詢問,才知道事件始末。原來當時周經從內行長得到國外的種穀物,他讓戶部發往大明各地試著種植。半年後,有的地方回複耗時耗力,有的回複產量高但對土壤要求也高。各地消息不樂觀,這事不了了之。
“軍屯早已不是太祖年間製定模樣。”胡玢點到為止,“前年劉大人整頓屯田,去年宣大總督李大人再次清理屯田,又有巡撫馬大人秉公執法。宣府和大同兩地清理出的軍屯依照戶部的指示種上三種作物。在宣府的萬全都司收獲糧食眾多。正好可以抵消衛所的糧食需求。但其餘幾鎮情況並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