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和皺緊眉頭:“殿下,糧食事關重大……”
“老師放心,本宮不會讓河套缺糧。”朱壽開口趕人。
“糧食所從何來?魚米之鄉的江南種植棉花和桑樹,出產的糧食養活不了一地之民。兩廣糧食維持大明運轉。三十艘000料的寶船每月從占城國運5萬石糧食,根本是杯水車薪。殿下從何處得糧?”楊廷和咄咄逼人地問道。
朱壽淡然一笑:“動用占城國的糧食,會動搖內行廠的運作。本宮不會自挖牆腳。您老別杞人憂,船到橋頭自然直。”
從成化朝開始,糧食短缺一直是困擾大明的難題。不少有識之士看出背後的危機。可朝廷的大臣背後站著利益相關的勢力,指望他們學宋朝的王安石嗎?單論危險性,宋朝不殺士大夫,大明皇帝有殘殺百官的先例。換作是他也會裝傻子。
楊廷和懷著重重疑慮告退。
朱壽失眠了,不知道便宜老爹今晚能否安睡。他們的計劃出現一絲紕漏,會麵臨下人的指責。
“皇帝不好當!我還是太子呢,也沒享受過幾清閑的日子。”朱壽感慨萬分。
係統幸災樂禍地冒出頭:“宿主,根據本係統的探測,大同的代王府囤有十幾萬石糧食。派出遠征軍搶糧,多搶幾家王府就能湊滿100萬石。到時你有糧,本係統有惡念值。”
“坑貨,我還沒找你算賬!為什麼商品不能購買糧食!”朱壽質問。
係統嘿嘿直笑:“商品能買糧食。但你需要購買的數量超出商店上限。除非你盡快收集外飛石升級本係統。再升1級,商品能一次性賣給你100萬石糧食,完全可以解決河套危機。升級可買糧賑災山東,升級可賑災北方四省。”
朱壽陷入沉思。
係統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每一次規則會隨著他麵臨的危機改變。一次兩次能是巧合,次次都這樣顯得非常不合理。係統曾它不能篡改商店解鎖的商品,表示它也會受到某種程度的掣肘。
認真回想係統的每一句話,朱壽漸漸品出不同尋常的味道。
係統自我介紹時坦言“根據宿主的知識,‘係統’這個詞比較適合描述我的存在”;當他詢問弘治朝時,係統回答“宿主的記憶裏沒有弘治年的史料”;係統由於喪失能量才附身在他識海;係統食用惡念值補充能量……
“蒂花之秀,”朱壽好奇地問係統,“你為何不取名潘多拉?或者索倫。都比蒂花之秀好聽。”
係統暴跳如雷:“再一遍,本係統不叫蒂花之秀!發音類似而已!潘多拉、索倫是別人的名字,本係統又不比它們差,為何要當潘多拉、索倫二世?!”
“因為好聽!”朱壽笑出眼淚。
果然如他所料。這麼多年過去了,後世的騙術更新換代,它們也學會了包裝。
“有時間吐槽本係統的名字,不如想想如何弄到糧食。你們父子倆左手要名、右手要糧,世上哪有那麼好的事情。”係統嘟囔著繼續潛水。
朱壽心裏嘀咕:“如果人類沒有貪欲,哪來你們生存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