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壽需要他們和喇嘛教維持麵子上的友好。周經本是不樂意的。可是得知太子需要寶寧寺喇嘛前往哈密,他隻能捏著鼻子認下。不能因為他的喜惡耽誤太子大事。
身處京師的弘治帝沒這麼好命。
連續幾日都有大臣們上折反對喇嘛教的灌頂國師主持清寧宮落成儀式。奏章在禦書房堆成山。早朝不商議大事死,反而圍繞此事爭論不休。
回到禦書房耳根子也不得清淨。
“清寧宮是照兒為哀家所建,憑什麼要聽那幫朝臣的話!當日清寧宮被毀,戶部死活不肯出銀子重修。現在憑什麼來指手畫腳?是不是認為哀家好欺負?!”太皇太後高亢的嗓門從電話機裏傳出。
弘治帝連聲附和:“清寧宮沒花國庫一個銅板。孫兒絕對不會聽朝臣們的。”
掛了太皇太後的電話,皇太後又打了來。“太皇太後年事已高,在不影響朝政的前提下順著太皇太後的意思。”
“母後,兒曉得。”弘治帝扶額。
電話機方便交流的同時也失去了安寧。
弘治帝感慨道:“還是淩風子師思慮周全。倘若在坤寧宮安裝電話,皇後將無法安心養胎。”
話音剛落,有坤寧宮女官帶來皇後的懇求。“望陛下恩準給坤寧宮和壽寧侯安裝電話,便於金昌太夫人安撫娘娘的情緒。”
弘治帝心裏五味陳雜。
“讓皇後安心養胎。”弘治帝揮手讓女官退下。
“竹樓,”弘治帝喊來東廠都督戴義,“派人查壽寧侯府的目的。”
戴義領命退下。以前皇爺是不會允許東廠騷擾壽寧侯。看來皇爺雖然不追究張家勾結韃靼對付太子爺的事,但也失去了對張家的寵信。
當得知張師去過壽寧侯府,也同時見了多位朝臣後,弘治帝一腳踹向山般高的奏折。朝臣們對他在宮中舉行齋醮抗議不斷。他稍微與喇嘛教接觸,勸解的奏折成堆遞來。可這群朝臣呢?嚴於律朕,寬以待己!
弘治帝意難平。
“下旨令大能仁寺的那卜堅參國師主持清寧宮落成儀式。”弘治帝決斷。
陳寬輕聲問:“皇爺,需要內閣票擬嗎?”
“落成儀式不用戶部的銀子。直接下中旨,你跑一趟內行廠,讓他們盡快準備。”
“老奴這就去辦。”陳寬躬身退下。
弘治帝思念起遠方的兒子,還是照兒貼心!
“有時候不爭即是爭。”劉健知道弘治帝繞開他們下中旨,意味深長地對另兩位同僚。
李東陽沉默不語。這件事情上,連襟確實是用力過猛。
謝遷隨和地笑道:“大能仁寺不爭隻是假象。內行廠雖然沒有直接表態,可他們不表態的立場就明了立場。被太子拿捏在手的勳貴們自然不敢插手這事。皇親們更不會與內行廠作對。”
“於喬何意?”劉健挑眉問道。
謝遷拱手相問:“首輔大人不覺得太子手上的勢力膨脹得太快了嗎?萬一皇後生下皇子,大明必將遭受一場浩劫。我等身為閣臣,需替陛下解憂。”
劉健好奇地問:“於喬有肘製太子的辦法?”
謝遷神秘一笑:“成也蕭何,敗也蕭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