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對我們的邊防意義重大。丟失哈密,就是丟失了嘉峪關外的緩衝地帶。處於二線防禦的嘉峪關將會直接麵臨吐魯番的軍隊。嘉峪關年久失修,怕是經不起猛烈的戰爭。一旦吐魯番軍隊攻入嘉峪關,將重蹈瓦剌韃靼入侵邊界的覆轍。
其次,哈密是大明通往西域額唯一通道。韃靼王子聲勢浩大,使我們多年未和瓦剌取得聯係。分裂的蒙古人不可怕,可怕的是統一的蒙古。”
國庫空虛,為了服弘治帝收複哈密,馬文升絞盡腦汁把哈密的戰略地位得頭頭是道。
“馬大人似乎對先帝的做法有所懷疑?”周經出列反駁。
從永樂四年建立哈密衛起,曆代哈密貴族受封都督。憲宗曾拒絕哈密貴族子罕慎嗣職,使得哈密混亂。讓隔壁的吐魯番有了可乘之機。即便弘治帝立了陝巴為忠順王,哈密一直受到吐魯番的騷擾。
憲宗在位後期任用奸邪,紙糊三閣老得過且過於國無益。哈密的亂局,除了因為自身的衰弱,也與憲宗時期的邊境策略有關。
馬文升的額頭頓時布滿密密麻麻的細汗。弘治帝孝順,尤其聽不得質疑先帝的話。曾經有位禦史彭程影射先帝浪費民脂民膏打造光皇壇器,被弘治帝下獄。英國公等人多方求情,弘治帝才赦免其死罪流放充軍。
馬文升把周經恨得半死。陛下已經同意他致仕,為什麼還不走!
“周大人此言差矣。先帝時期瓦剌強盛,冊封哈密衛會使瓦剌誤會我們的意圖。如今瓦剌被韃靼驅趕,自然沒有這層顧慮。”尚寶卿孫伯堅跳出來辯解。
劉健嘴角一抽,陛下跟著太子學壞了。孫伯堅是張皇後還沒來得及下定的未婚夫。
陛下想誤導多少官員趟這趟渾水!
孫伯堅之後,重新複職的禮部尚書徐瓊也附議。
接著大大的官員駁斥周經,讚同收複哈密。
對一些人來,太子殿下收複河套威望太過,急需要有人分薄他的威望。老臣馬文升是不錯的人選。
周經麵無表情地回道:“國庫無銀。”
“戶部從內行廠白白弄得0萬兩白銀去向何方?”有官員質問。
“補上一年稅銀漏洞。餘下的用來回購糧食平衡物價。產糧的湖廣兩地災禍不斷,糧價有抬頭跡象。太祖有言1兩銀子兌換石糧食。微臣殫精竭慮維係太祖定下的規矩。”周經不慌不忙地。
物價穩定,民心才可安定。
有官員建議臨時提高商稅,有人暗示開金礦,有人把主意打到榆林不知所蹤的鹽礦上。更有人有人倡議集資捐款打仗。這群騎牆派誤以為弘治帝聽了皇後的耳旁風,提前布局阻攔太子的勢頭。餿主意從他們口中一個個蹦出來。
提高商稅?開金礦?集資?
三位內閣大佬臉色發青。這群二愣還嫌下不夠亂啊!
元氣大傷的勳貴們不敢出言。他們被太子整怕,沒搞清太子路數之前不會開口。
倒是不少武將摩拳擦掌,打算建立軍功封妻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