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讓劉瑾向大同府的人傳話。殺死一個韃靼人,本宮就除去1人的軍戶戶籍。本宮打下河套後,給他們每戶分百畝土地。本宮承諾,這百畝土地‘稅銀十兩,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朱壽冷冷地。
聞言,旗從馬上摔下。
“殿下確認河套的百畝土地‘稅銀十兩,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旗含淚詢問。
西廠大多都是本地錦衣衛衛所的人。旗是大同本地人,韃靼人在大同四處掠劫,衛所將軍和平江伯不管他們死活,他把最後的希望放在太子殿下身上。果然,能出收複河套的太子殿下沒讓他失望。
張侖大急:“殿下,您不能這麼做!”
“本宮如果收複河套,河套就是本宮的地盤。本宮在自己地盤上的話,自然不需要受別人左右。你回去就怎麼,本宮到是要看看誰敢反對!”朱壽幼稚的臉上流露出殺伐之氣。
這次出關之行,讓他對大明的勳貴和將領徹底失望。他要打造一支屬於他的軍隊。
朱壽一揮馬鞭,繼續向大同進發。穀大用緊隨在身後。把台等蒙古奴隸毫不猶豫地跟隨朱壽離開。
餘下的十位東宮侍衛相互瞅了一眼,他們策馬跟隨在身後。他們是無法繼承爵位的勳貴子弟,可是看太子今日的態度,他們似乎有了一絲機會。
張侖很苦惱。他明明跟隨的是大明的皇太子,應該是最穩妥的一條路。可為何他心中戚戚然,不知道未來的路會通往何方?
張侖在背後朝朱壽豎起中指,然後追隨朱壽而去。從坐熱氣球出關開始,他就沒有選擇的餘地。太子殿下,您真狠!
旗興高采烈地把話傳到。
‘百畝土地稅銀十兩。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一句話好似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
劉瑾等人苦笑了一下,認命地四處奔波落實太子的諾言。
因為一百兩把命賣給內行廠的死士聽到這句話,無須胡玢指揮,拋下火篩部火速向大同進發。
劉大夏在戰場上笑得前俯後仰:“咱們的太子殿下門清啊!收兵,去大同。”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其實是總結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將田賦,丁稅,雜役等一並征收。百畝土地稅銀十兩,平均下來每畝一錢的稅銀,絕對是曆來最低的賦稅。
此時明朝全國的苛捐雜稅不下千種,它讓農民不堪重負、逃亡奔命。加上衛所製度,使得大明的逃戶人口無法估量。造成一係列的社會問題。
當然,這對地主士紳階層的益處會更大。
唯一的問題是,如何解決國庫無銀的窘境。戶部尚書周經瞧了瞧從內行廠搜刮的0萬兩白銀,暫時保留下反對意見。
雖然河套還在韃靼人手中,雖然‘百畝土地稅銀十兩。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屬於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新鮮事務,對所有人來都是鏡花水月。可這句話成功地安撫大明內部騷動的勢力。
“太子殿下蠱惑了下人。”李東陽承認他也被太子殿下的話蠱惑了。
達延汗因為這句話,在大同遭遇百姓前所未有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