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市的黨報黨刊在全省是完成得比較好的。自中國共產黨主政後,黨的報刊就是通過郵政渠道發行的。郵政有了這報刊發行業務,郵政跟地方黨的宣傳部門就扯上了關係。因為自有了黨報黨刊,這黨報黨刊的訂閱就有了征訂任務
在八十年代之前,不論是廠礦企業還是農村鄉鎮甚或街道,不論你再怎麼窮,這完成黨的報刊征訂任務是鐵板上釘釘--鐵定的事。再苦再窮再沒得飯吃沒得工資發,這黨報黨刊征訂你得完成。誰都不敢不完成,這是有中宣部的紅頭文件的,是政治任務。誰都是共產黨的幹部,誰都不會犯這個傻不去完成這樣一個政治任務。有很多的縣為了完成全縣的黨報黨刊征訂任務,是直接從財政先墊付訂閱款,先墊付就是直接切塊,幫各鄉鎮街道先訂上,到年度撥款時再扣回。這就是“你訂也得訂你不訂也得訂”的政策。
當時黨的報刊裏麵有一份期刊《紅旗》,這是要求黨的小組級以上單位和班組長村級以上幹部都要求要訂閱的一份期刊,發行量是排在世界之最。
報刊分發,在郵電局是有一個專門的部門的,這就是報刊發行組。發行組裏麵除了搞好全市的報刊發行收訂要數繳款收款付款的發行賬務,這裏麵還設有發行會計,設有報紙發行員期刊發行員,另外還要管全市的進出口報刊分發。進口的報刊全國的就有上千種,要是加上各省市的有上萬種報刊。對江南市來說,出口的報刊隻有江南報、江南文學。
江南報是每天都有,但發行到外省市的數量是少之又少。有的,也是江南報社送給相關友好單位的。而江南文學則是雙月刊,要兩個月才有一期。
發行員分發員有時是要輪崗作業的。陳述明是報刊發行組的配員,配員就是替班的。誰要休息,就是配員來替班。
這天陳述明是替管小華的班。管小華是專職報刊分發員,他休假,陳述明替班。當天與陳述明一起上班的是個女的,姓汪,都叫她小汪。
也不知是郵政上級分發處理部門的哪根神經出了錯,《紅旗》雜誌來了本期的,還把早兩期的也發了來。早兩期的是已經分發到各縣各投遞段了,訂戶有的都可能看冷了。陳述明查了原來的分發原始記錄,是已經在早兩個月就已經分發過的期刊,這次來的是重發的,也就是錯發的。這錯發來的還是早已經被讀者讀過的,這也可以說是過了期的期刊。
陳述明在郵政,總覺得比在電信的職工吃虧。在郵政沒有油水可撈,在電信是常有人請吃飯散煙什麼的。他一個報刊分發員發行員,天天就隻曉得跟報刊這不會說話的東西打交道。
今天陳述明替班,偏偏是他當班的這天上麵出了錯,重發了已經過期的雜誌來。這《紅期》訂戶在江南不少,一期訂戶就有兩萬多,發錯了兩期,總量就是四萬多份。這四萬多份雜誌要是能拉到廢品收購站賣了,按四毛錢一斤,這裏就有上千塊錢可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