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錦衣衛的末路(1 / 2)

聽到朱允炆為了一個人來求見自己,洪武帝倒是有些好奇了起來

“哦,是誰?”

“解縉”

聽到這個名字,洪武帝原本微眯著的眼睛猛的睜開了,目光之中透露出了一種滲人的光芒。 Ww WCOM

“你為何要提到解縉”

“馮成與寧王府長吏任上毫無作為,孫兒想要讓解學士前往大寧接任寧王府右長吏一職”

洪武帝定定的看著朱允炆,似是在重新認識自己麵前的這位孫兒。

撤換寧王府長吏,這件事情不單單是起複解縉,更重要的是在這件事情上,東宮表現出的對寧王府的態度!

在很多人看來,不通世事的解縉就是一把刀,一把鋒利的刀,其任官數年,彈劾的官員數不勝數,而東宮要讓解縉前往寧王府擔任長吏背後的意思,洪武帝又豈會看不出來。

但是看著朱允炆臉上那酷似其父的神色,洪武帝又無法拒絕朱允炆的請求。

雖洪武帝並不忍看到自己的子嗣之間有什麼苟且,但是家既國家,曆朝曆代,這種事情實在是太多了,而且即便洪武帝能夠管得了一時又豈能管上一世。

“允炆,你可曾想過,若是你貿然撤換寧王府長吏,寧王又會怎麼想?”

“這,孫兒認為,若是朝廷下了旨意,那麼不管十七叔怎麼想總是要認同的,畢竟王府長吏由朝廷指派乃是慣例,再者解縉乃是大才,有其在大寧相助十七叔,想必十七叔也是願意的”

朱允炆這番完,洪武帝心中便是暗歎了一聲。

朱允炆的這番話的都是明麵上的東西,但是暗地裏,此舉是讓寧王離心離德或許有些重了,但是讓寧王不滿卻肯定是真的。

在洪武帝看來,解縉用的好便是治國的良才,最不濟將解縉比作是刀那也是最鋒利的一把,曾經洪武帝有想過,在自己百年之後,讓解縉出山輔助朱允炆,畢竟解縉的大才放在民間實在是可惜了,治國安邦才是正途。

但是現在朱允炆為了寧王,居然將解縉給派了出去,難道朱允炆不清楚,一旦有了王府長吏一職的經曆,這解縉日後便無法在朝堂上位居高位嗎?

為了一個還不算是敵人的人,廢了自己的一大臂助,洪武帝並不知道這對於朱允炆來是福是禍。

不過兒孫自有兒孫福,洪武帝也無法料理到自己百年之後的事情,眼下洪武帝的當務之急除了清除皇太孫的反對勢力,便是豎立朱允炆的威望,畢竟雖洪武帝並不認為自己死後會出現前朝西晉一般的八王之亂,但是君主沒有威望,又有何能統帥下!

“罷了,罷了,此事你去辦吧,隨後朕會下旨讓解縉擔任寧王府長吏的,隻是日後的事情,你還要好生去做”

聽到洪武帝終是答應了,朱允炆心中一喜而後便應下行禮告退了。

等到朱允炆離開之後,洪武帝想了想覺得自己有一件事情要開始去做了。

朱允炆與洪武帝碰麵的第二,皇宮之中便有聖旨往江西,而與此同時,洪武帝決心廢除錦衣衛的偵緝之權,為此特意將此事交給了朱允炆去辦。

這件事情交給朱允炆去辦,自然是洪武帝讓朱允炆去收買人心之舉。

要知道這些年,洪武帝指示錦衣衛可是幹了不少髒活,而錦衣衛得罪了下人也不為過,這個時候將撤換錦衣衛職能一事交給朱允炆,自然能夠讓朱允炆收下民心,同時也會讓朝堂上的文官們更加支持朱允炆,有利與朱允炆豎立自己的威望和形象。

得知皇太孫將會負責改換錦衣衛的隻能之後,錦衣衛上下可謂是人心惶惶,而錦衣衛指揮使蔣瓛更是寢食難安。

洪武帝要改撤錦衣衛,此事蔣瓛心中早已有了準備,但是將此事交給朱允炆來辦,那麼對於錦衣衛來無疑是滅頂之災,畢竟曾經朱允炆無數次上奏洪武帝要撤掉錦衣衛。

當然改換錦衣衛的職能主要是保留錦衣衛在內廷拱衛子一職,至於外朝和民間的一應安排全都要廢除。

這等於是讓錦衣衛變得如同其他親軍十二衛一般。

“蔣大人,衛中上下已經不穩了,甚至地方上不少人已經開始離心離德了,常此以往,恐怕……”

“還怕什麼,陛下廢了錦衣衛的決心已下,此事更是交給了皇太孫去做,木已成舟,我等隻能是乖乖等候處理便是”

錦衣衛衙門大堂之上,錦衣衛指揮使蔣瓛以及衛中一幹高層皆在堂上,所有人的臉上都充滿了愁容。

錦衣衛當年在胡惟庸案後就被清洗了一遍,堂上這些人中有不少老人都經曆過當年的事情,當年的錦衣衛雖將勳貴們殺的血流成河,但是同時錦衣衛自身也是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