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四王碰麵(1 / 2)

廣寧城外的大營,朱植所在的大帳還是厚實,地上還鋪著厚厚的墊子,又有火盆取暖,日子並沒有多難過,但是朱植卻偏偏咽不下這口氣。 Ww WCOM

營帳中,朱植和郭英相對坐定之後,郭英開口道:

“其實,遼東都司上下如此倒也不難猜,無非就是燕王的授意而已,而殿下剛剛就藩又與遼東都司上下鬧的不愉快,既然如此,還不如向寧王借力”

聽到郭英這番話,朱植的臉色其實是有些不大好看的。

論歲數,朱植還是朱權的哥哥,但是眼下兩人的處境卻是壤之別,更不用朱植所能指揮的隻有廣寧三護衛,而朱權卻是掌握著整個大寧都司。

朱植和朱權的確有交情,交情還不淺,但是讓朱植跟朱權借力,朱植卻有些難以啟齒。

看到朱植臉上的為難之色,郭英倒也能夠明白朱植心中的為難,但是再為難又能如何,事情總是要去做的,更不要,等到郭英走後,朱植若是沒有盟友,遼東都司真的能將遼王府的修建給一直拖下去乃至遙遙無期。

“殿下,現在可不是逞強的時候,再者燕王有意刁難殿下,而以殿下與寧王的交情,寧王肯定不會坐視不理,更不用眼下燕王對寧王的態度也是相當值得琢磨的”

著,郭英又提到了四王出塞的事情

“殿下,四王出塞乃是大事,要是以往燕王肯定會插上一手,但是您看,這次出塞,寧王邀請了您和代王、穀王卻偏偏將燕王棄在一旁,這明了寧王與燕王也不對付”

郭英這話的倒是有理。

當初朱植受到朱權書信邀請他開春一同出塞的時候,朱植還納悶朱權邀請了幾位王爺,等到後軍都督府回文之後,朱植才知道朱權這次邀請了北地諸王卻偏偏將燕王給遺漏了,以朱權的性子看,這遺漏了燕王肯定不是無心之舉。

“依嶽父這麼,寧王和燕王之間…”

朱植看了看郭英的臉色,隻見郭英鄭重其事的點了點頭,朱植轉念一想道:

“行,就照嶽父的來,隻是寧王樹大招風,即便是本王也聽了金陵有不少人要求限製寧王的權利”

“嗬嗬,殿下,寧王乃至大明所有藩王的權利都來自與陛下,隻要陛下沒有要限寧王的權,旁人再如何,也隻是如同瘋狗在狂吠而已。再者這北地總歸要有一位乃至幾位藩王手握大權這才好對付北元”

聽了郭英這番話,朱植倒也沒有再什麼。

………………………

正月之後,朵顏三衛遷徙前往東察哈爾草原的事情便提上了日程,而按照朱權的設想,他將會在二月底與其他三位藩王會合,而後四王一同出塞以護衛朵顏三衛遷往東察哈爾草原的人馬。

對於東察哈爾的劃分,朱權分成了三塊,一塊草原對應一衛,不至於讓朵顏三衛前往東察哈爾的部眾感到不滿和驚恐。

當然,為了能夠更加穩固的掌控住朵顏三衛前往東察哈爾草原的人馬,朱權在大寧都司之中選出了一批官吏,這些官吏將會充實到這些遷徙的部眾之中以示大明的保護,至於統轄這些部眾,朱權還沒有那個心思。

倒不是朱權沒有想過要將朵顏三衛遷往東察哈爾草原的部眾納入到自己的掌控之中,隻是因為兩者的文化不同,若是朱權貿然便安排大明官吏統轄這些部眾,那麼朵顏三衛各部勢必驚懼誰還敢前往東察哈爾草原。

朵顏三衛以遠近路程分為三波,泰寧衛自然是第一個啟程,隻是啟程的時間還要在三月。

畢竟朱權等四王出塞目的便是給朵顏三衛的部眾打個前哨驅趕那些在冬季遷徙到東察哈爾草原的蒙古部落,以及保護朵顏三衛的遷徙不會被外人所打擾。

蒙古人遷徙並不像漢人,得益於部眾們都有牲畜,一些家用完全可以用這些牲畜來負擔,另外這些蒙古人的財產便是這些牲畜,這些牲畜到哪,蒙古人的家便在哪。

也正因為這點,所以朱權才能夠遷徙三萬人,要不然若是遷徙三萬漢人的話,朱權不光要提供牛馬等物,沿途還要準備飯鋪營地等又是一筆不的開支。

剛進入二月沒多久,朱權便受到了穀王和代王的書信,這兩位親兄弟居然已經做好了開拔的準備,預計在二月底前到達大寧。

雖時間並不是很早,但依照朱權的估計,以朱桂那不靠譜的性子,肯定會早早出,而後在路上耽擱大量的時間。

而事實就是朱權猜中了。

沒錯,二月十日,穀王抵達大同,而後朱桂帶著自己的弟弟在大同遊覽了兩日,兩日之後這兩位才出前往大寧,從大同到大寧,快馬的話隻需要兩,正常的行進度也隻需要八,但是這兩位悠悠蕩蕩的居然行進了十餘。

這十餘中,穀王和代王到底做了些什麼沒有多少人清楚,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穀王和代王獵取的毛皮足足放滿了五輛馬車。

令朱權感到無語的是,當自己在大寧城門處迎接這兩位的時候,這兩位居然還恬不知恥的將五輛馬車上的毛皮當做禮物送給朱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