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保護楊妃(2 / 2)

但是雖朱鬆還沒有就藩,但是他的三衛親軍卻是已經選定了,依洪武帝看來,朱權看上的恐怕不是朱鬆這個人而是朱鬆的三衛親軍。

“穀王、代王、遼王一同出塞尚可,但是韓王尚未就藩,豈能統率兵馬出塞!”

看了看洪武帝的臉色,耿瓛心翼翼的道:

“回稟陛下,寧王還上了一份折子,請求陛下讓韓王就藩”

洪武帝眉頭一愣,似乎沒有想到朱權竟然會在這件事情上麵上奏,要知道每次恨不得將所有藩王趕出京師的可是文官那幫人,朱權為什麼也會急著讓朱鬆去就藩?

“難道是大寧和遼東出現了什麼脫離掌控的事情?”

洪武帝心中如此想著。

“遼東那邊因為遼王府邸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若是現在讓韓王過去…”

沒等洪武帝想完,隻聽到外麵太監前來稟報皇太孫求見。

洪武帝揮了揮手便讓太監領朱允炆進來。

朱允炆進了殿中看到了耿瓛,朱允炆向著洪武帝行了一禮而後便向朝著自己行禮的耿瓛笑了笑。

“皇爺爺,孫兒聽聞禦史台有人寧王請韓王就藩,孫兒以為二十叔年紀尚輕,不妨暫緩就藩”

洪武帝聽聞此言看了看朱允炆,不清楚這話是否真的便是朱允炆的心底話。

“諸王出塞乃是展現我大明軍威,此舉並無不妥,但若是開春後勞師動眾,勢必會影響民眾耕種放牧,朕以為有寧王、穀王、代王、遼王一同出塞便可,諸王所帶親衛不得過萬人,韓王暫緩就藩!”

不管怎樣,洪武帝還是同意了朱權所請,隻不過是將名單上的韓王除去了而已。

聽到洪武帝的詔令,耿瓛心中也是鬆了一口氣。

…………………………

快要到年底了,事情逐漸變得多了起來,不光是大寧都司的公文擺滿了朱權的案桌,王府內的一應雜事也在朱權的書房堆積成山,而且眼下朱權還要忙著時刻照看著張寧。

感覺到自己有些不夠用的朱權幹脆將王府的一些雜事交給了兩位長吏去處理,畢竟這兩位到了大寧之後與朱權相處的也算融洽,雖並不是朱權的人但也沒怎麼和朱權唱過反調。

對於朱權的放權,馮成倒是有些並不在意,不過張群對此倒是樂此不疲。

雖擔任王府長吏沒有翰林的清貴,但是待遇上可是比翰林好上不止一點半點,不過待遇雖然不錯,但是事情卻很少。

王府的庫房內典寶往往都是藩王親信的人掌管,這是長吏沒法控製的,即便是朝廷也不會支持長吏去控製王府的內典寶,畢竟洪武帝給予藩王優厚的俸祿可不是讓文官們有機會在這上麵撈上一筆的。

而至於長吏掌管王府政令,王府能有什麼政令?大寧都司才有政令,但是朱權雖執掌大寧都司,卻不代表王府長吏能夠在大寧都司這塊伸手,畢竟王府和都司乃是兩套班子。

因此,這兩位長吏平日裏都閑的有些慌,馮成倒是能靜下心來教自己的兒子讀書,但是張群卻很不適應。

好在的是,兩人這種清閑的狀態終於結束了。

臨近年底,王府一幹屬官和奴婢的賞賜、親軍的賞賜,這些賞賜不單單隻是銀子還包括要新製衣裳、被褥、米糧等等。

張群忙的團團轉,不過倒是樂在其中,而馮成卻有些變成了苦瓜臉。

“勇兒,找你馮哥哥玩會,我和你幹娘些話”

朱權對著懷中的笑道,聽到朱權的話,吳勇倒也乖巧,下了朱權的懷中如同一個大人一般向著朱權和張寧行了一禮,而後便在一個宮女的攙扶下一步一顛的向著外麵走去。

看著吳勇走路的模樣,朱權和張寧都笑了起來。

“今年過年的時候,我準備帶些東西到大寧城內外軍戶家中走上一圈,內典寶中現在還有多少錢糧?”

“殿下,內典寶之中錢糧倒是不少,上次殿下大勝,宮中賞賜頗厚,隻是大寧城內外軍戶何其多,殿下準備每戶送多少?”

朱權想了一想而後道:

“親軍可以多些,但是大寧有五衛除了三衛親軍,另外兩衛屬於大寧都司,我若是多賞了豈不是會讓人閑話”

“殿下,妾身倒是不這麼看,大寧城雖有五衛,但是上次出征親軍之外的兩衛奮勇不在親軍之下,不如便一視同仁”

“五衛的話,大概有近四萬軍戶,每戶三兩銀子便是十二萬兩,內典寶能拿出來這筆錢嗎?”

雖大明一衛滿編是五千六百人,但是並不代表一衛之中隻有五千六百戶軍戶,往往一個作戰任務比較重的滿編衛所下轄軍戶足有七八千戶。

而且現在的戶可不像後世隻有三四個人,現在的戶少的也有四五口人,多的戶能有數十口人,這也是為什麼一個衛所除了正軍之外還能夠編製餘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