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兄弟之親(1 / 2)

脫魯忽察爾的抵抗並沒有掀起波瀾,而當朱權離開營帳對著兀良哈部惶恐不安的牧民們道不會改變兀良哈部在朵顏衛中的地位之後,局勢逐漸便緩和了下來,當然這和兀良哈部營地外近萬的騎兵有著極大的關係。 WwWCOM

拿下脫魯忽察爾之後,誰堪為朵顏衛的指揮同知便成為了朱權腦海中的難題。

明朝冊封朵顏三衛各個部落,都是根據各個部落的實力來封賞官職,就好比脫魯忽察爾來,正因為他是兀良哈部的領所以才會被冊封為朵顏衛的指揮同知,而其他的部落則會根據實力的高低授予千戶、百戶等職。

脫魯忽察爾既然被拿下,那麼他這一係的人便不能成為兀良哈部的領,不然,朱權豈不是在朵顏衛培養了一個白眼狼?

但是,對於兀良哈部的其他頭人,朱權並不清楚他們的底細,貿然指定兀良哈部的領以及朵顏衛的指揮人選無益與朱權。

想了好一會之後,朱權將兀良哈部的各個頭人召集了起來,同時臨時指定了兀良哈部的一個千戶代為執掌兀良哈部,至於兀良哈部的真正領人選,朱權告訴那些頭人們要他們等年後都前來大寧一趟,到時候朱權會在他們中間選定。

而已經被拿下的脫魯忽察爾則是交給了大寧中衛嚴加看管,朱權等著將脫魯忽察爾帶往福餘衛以震懾其他宵之徒。

……………………

河北境內,正有一隻隊伍停在了行省邊境上,隊伍中有數百人之眾,除了近百名侍衛之外,其餘的都是宮娥、太監等。

雖一行人旗幟鮮明,但是這麼久的奔波無疑使得所有人都筋疲力盡,此刻他們便停在了一處河邊歇了歇腳。

“王妃殿下,我們已經過了東昌府,再有半月便能趕到大寧”

一個太監匆匆的跑到隊伍中一個停放在地上的輿轎旁,這個輿轎銀頂黃蓋紅幃,足足要十六個轎夫才能抬起來,而這轎子的規製遠遠的便能夠讓人瞧得出轎中之人的尊貴身份。

一隻玉手從轎門上的帷幕中伸了出來,見到此景,太監連忙將剛剛盛好的清水遞了進去。

轎內有兩個女子端坐著,一個女子身穿著大紅色霞帔頭戴金色九翟冠,冠上有銀絲編製的翟鳥九隻,而另一個女子則是一身的貢女大半。

那個宮女從轎外接過清水之後便將其遞給了坐在轎子正中的女子。

這女子明眸皓齒、眉如細柳,臉上有兩個的酒窩,在接過宮女遞來的清水之後,女子笑盈盈的道了聲謝。

當中坐著的這個女子便是朱權的王妃張氏,這位張氏是兵馬指揮張泰的女兒,可惜的是張泰早在數年前便逝世了,不過盡管張泰逝世,但是張氏還是被洪武帝選為了寧王王妃。

這位張氏在金陵也有些名氣,她的家世在金陵稱不上好,但是其賢惠卻是在一些女眷的圈子裏得到了讚揚,也正因為這點,洪武帝才會選中了她。

張氏九月初便離開了金陵,隻不過因為其身份再加上隊伍行進度不快,所以用了大半個月的時間才到了河北邊界。

“王妃殿下”

“春桃,不是和你過了嗎,我還沒有和殿下完婚,眼下你叫我寧寧便行”

寧寧便是這位張氏的乳名。

“殿下,奴婢不敢,雖您還沒有與寧王殿下完婚,但是皇上旨意已下,您的名分便是定了,奴婢不敢逾越…”

“好了,抬起頭來吧,這一路上幸虧有你陪在我身邊,要不然這長途漫漫的,連個知心話的人兒都沒有”

“殿下,等您到了大寧便有人陪您知心話了”

名喚春桃的貢女倒也大膽,居然敢調笑起張氏來了,好在的是,這些來的相處讓隊伍中所有人都知道,這位王妃殿下乃是和善的性子,所以春桃才敢這麼和張氏話。

聽了春桃的話,張氏臉上一紅,羞澀的模樣明豔動人。

其實張氏的心中非常忐忑,她沒有見過那位寧王殿下,即便是聽聞那位殿下在查幹諾爾河取得了對北元的勝利,但是少女卻並不知道那位寧王殿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她父親已經去世了,家中兩個弟弟還,想到這裏,張氏便想到自己離京之前,母親淚如雨下的模樣。

張氏歎息了一聲而後道:

“等會,你去和何翰林下,讓隊伍看看能不能加快些度,早些到也能省了不少心思”

聽到張氏的吩咐,春桃諾的一聲便應下了。

不一會,隊伍歇息完畢再次開始上路,隨著十六抬大轎被抬起,看著路邊的景色,轎中的張氏心中默默的想著自己的女兒心思。

…………………………

“白蓮教,孤那四叔真是好算計,皇爺爺平生最為厭惡的便是白蓮教,若是將寧王與白蓮教扯上關係倒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文華殿內,當黃子澄向朱允炆彙報了一番與燕王府的商議結果之後,朱允炆的臉上倒是笑了起來。

而黃子澄這個時候卻是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