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孫身邊盡是文臣,嘴皮子尚可,但論到兵家大勢卻是有些不足,殿下這些年在北平廣施仁政,得北平上下擁戴,更兼北平都司兵強馬壯,上下唯殿下馬是瞻,句難聽的話,陛下千秋之後,縱馬南下便也隻在殿下一念之間。
而若到了那時,寧王便如魚刺在喉…”
朱棣臉上的神色有些變幻不定了起來,若朱棣對那張寶座沒有什麼想法顯然是不現實的,要不然這些年朱棣也不會在北平四周廣布黨羽,隻是在朱標尚在的時候,朱棣的這種想法從來都隻是潛藏在自己心中,因為他清楚,不管是比什麼,他都比不上那位海內擁戴的大哥。
但是朱標死了,朱棣現在依然還記得當自己得知朱標死訊的時候,那種悲傷、緊張與興奮等各種心情糾葛在一起的滋味。
朱標的死勾動了朱棣心中的魔鬼,在朱棣看來大丈夫生與此世便是要做一番偉業,生不能九鼎食、死定當九鼎烹!
“可是眼下寧王正得陛下恩寵,此時該如何對付?”
“嗬嗬,殿下您難道忘了,在大寧都司內並不缺少王府的人,而且這次大寧都司新建衛所填補軍戶可都要從北平都司境內抽調人馬,另外朵顏三衛不是一向與殿下相親近嗎”
提到朵顏三衛,朱棣的心中有了惱怒。
朵顏三衛的一幫蒙古人都是一些狼子野心之輩,朱棣曾經下了大力氣籠絡他們,但是前段時間在朱權取得查幹諾爾河勝利之後,據燕王府在朵顏三衛內安插的密探彙報,那些蒙古人眼下居然有偏向寧王的架勢。
“大師,朵顏三衛先別了,那些蒙古人都是一幫狼崽子,不見到好處他們是不會撒鷹的”
“殿下,能夠用錢財解決的事情,那便不是什麼太大的事情,若是朵顏三衛沒有貪婪之心,貧僧倒還要勸殿下遠離朵顏三衛,人隻要貪婪,那麼對於貪婪的人來,沒有什麼事不能夠出賣的”
道衍和尚完之後,朱棣臉上憤恨的神情這才漸漸的消失了
“但是僅憑軍戶和朵顏三衛並不能影響大寧都司大局”
“殿下,在您看來,除了兵權之外,還有什麼是最重要的”
聽了道衍和尚這話,朱棣不假思索的道:
“錢糧”
道衍和尚卻是搖了搖頭而後道
“是民心”
民心的確很重要,朱棣深知這個道理,要不然也不會再北平廣施仁政收北平民心了,但是朱權在大寧才多久,他有什麼民心。
似乎是理解朱棣的疑問,道衍和尚隨即道:
“寧王殿下年紀還,到了大寧雖沒有施行什麼仁政,但是卻也沒有傷害百姓,但正是寧王殿下在民心上的空白卻可以成為我們下手的機會!”
朱棣眼珠子一轉,而後道:
“大師有什麼辦法?”
“不知殿下在大寧有多少人可用”
朱棣想了想而後給出了一個數字
“有幾百人,不過能夠全然相信的隻有幾十個”
“嗬嗬,殿下,不知您可曾聽白蓮教有一種邪法,用九九八十一個個童子的心肝為藥引便可以練一顆能夠讓人益壽延年的金丹!”
道衍和尚的話剛一完,朱棣愣住了,隨後心中便是一驚。
白蓮教始與南宋,而後在元朝揚光大,在元末起義中,白蓮教揮的作用相當巨大,像最早一批起義反抗元朝的韓山童、劉福通、徐壽輝、鄒普勝等都是白蓮教信徒。
而在洪武帝起家之初也是信奉白蓮教的,但是隨著洪武帝勢力逐漸壯大甚至最後是登基稱帝,特別是在洪武帝稱帝之後,白蓮教卻是遭到了朝廷的一力打擊,勢力萎縮了不少,不過就在前些年,聽四川那邊還有白蓮教的教徒暴亂反抗官府。
“大師怎麼會提到白蓮教!”
“嗬嗬,殿下並非是貧僧提到白蓮教,而是貧僧曾經聽人過,寧王殿下偶爾間得了丹方據是要在大寧煉製這種能夠讓人益壽延年的丹藥……”
著,道衍和尚的目光變得有些意味深長了起來。
逐漸的朱棣也反應了過來
“嗬嗬,大師消息倒是靈通,隻是九九八十一個童子的心肝是否太過…”
雖然朱棣沒有接著下去,但是臉上的神情卻表明了,即便是朱棣對此也是有些不忍的。
“嗬嗬,殿下,成大事者不拘節,更何況此事一定要安排心腹去辦,並不需要湊滿八十一個童子,隻需要十幾個讓大寧上下百姓對這位寧王起了懷疑,這主意便是成功了。而且寧王殿下若是與白蓮教有染,想必陛下也不會再信任他了吧”
“嗬嗬,大師,本王是越來越佩服你了”
“阿彌陀佛”
道衍和尚寶相莊嚴的道了聲佛號,似乎剛剛那樣惡毒的主意不是他出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