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輿圖拿來!”
所謂的輿圖便是地圖,新增衛所自然要劃分土地給軍戶耕種放牧,若不然,這些軍戶以何為生?大明可沒有軍餉這一,軍戶們都是靠土地來生存的。
洪武帝金口一開,自然有太監立即趕往圖館將輿圖取來。
鋪開輿圖之後,洪武帝細細的看了起來
“大寧都司準備在哪裏安置衛所?”
“回稟殿下,是在會州衛南邊,靠近喜峰口,東到營州前屯衛一線,就是這裏”
著,耿瓛上前在輿圖上指明了大寧都司想要新建衛所的位置。開平衛位於大寧都司境內西北方向,並沒有參與之前的查幹諾爾河一戰。
洪武帝看了看地圖又比較了一下位置而後道:
“在這裏新增衛所倒是可以,此地靠近喜峰口,若是大寧有事倒也能迅的支援,隻是此處可適合耕種?”
聽了洪武帝問話,耿瓛立即躬身回道:
“大寧都司方麵回報,此地適合耕種,否則也不能在此地設立衛所”
“嗯,那你隨後前去與戶部協商一下軍戶從何處調遣,這些衛所先按照屯衛來編製,看看需要調撥多少錢糧”
戶部總管戶籍財經,設立衛所,需要調集軍戶,後軍都督府除了從所管各衛看看能不能抽出軍戶之外,轉化民戶為軍戶也需要戶部下令,另外增設衛所的錢糧也需要戶部出一部分。
屯衛相比與普通衛所,職能更偏向屯墾一些,訓練也沒有普通衛所嚴格,畢竟屯衛主要的功能還是種地,遇到出征,屯衛也不需要像普通衛所一般出動五千六百人,隻需要出動兩千千以上兵馬便可。
當然出動多少兵馬還是與屯衛的實力有關,像年初設立的營州五屯衛,眼下已經基本能出動四千以上人馬了,這主要是營州五屯衛乃是從營州衛分設的,另外還填補了北平都司的一部分軍戶,所以才能這麼快形成戰鬥力。
洪武帝完,耿瓛想了想又道:
“新建五屯衛還請陛下賜名”
“就以興州為名吧,設立興州前、後、中、左、右五屯衛”
“微臣遵旨!”
應下洪武帝的命令之後,耿瓛便向洪武帝行了一禮而後退出了謹身殿。
隨著耿瓛前往戶部與戶部商議在大寧增設興州五屯衛之後,瞬間大寧都司要新增五個衛的消息頓時傳遍了朝廷上的有心人耳中。
“陛下這是要幹什麼?若是新建五個衛所,哪怕是屯衛,大寧都司的兵力也過了山西都司和北平都司了”
“嘖嘖,那位寧王殿下可真是了不得了,五個屯衛一增加,那位寧王殿下豈不是麾下大兵近八萬了吧”
“誰不是啊,算一算,大寧五衛,全寧衛、開平衛、會州衛、富峪衛、木榆衛、營州五屯衛、新建的興州五屯衛,再加上新城衛還要重建,另外還有三個千戶所,嘖嘖,要是這些衛所都編製起來,過幾年恢複一些,那位寧王手上的兵馬怕是要突破十萬了”
“嗨,你看別忘了,陛下還讓寧王掌管朵顏三衛了,大寧都司加上朵顏三衛,十萬肯定是止不住的,而且騎兵、戰車可是哪樣都不少!”
“如此兵權,國朝可沒有一個藩王能抵得過寧王的”
“誰不是啊,要是寧王起了別的心思,哎…”
“這明陛下寵愛寧王啊”
朝廷各部裏麵類似這般的議論聲不在少數,而東宮的皇太孫在得知這一消息之後,也是頓時臉色變得鐵青。
朱權雖與朱允炆兩人並沒有什麼仇怨,但是儲君與一個強勢藩王的身份卻讓他們有了然的對立。
作為儲君,自然是希望各個藩王麾下的勢力越來越,但是現在有心人一算,朱權手上的兵力居然已經是諸王之冠了,兵權甚至過了老牌的晉王和燕王。
另外朝廷上大臣們的閑言碎語也隨之傳進了朱允炆的耳中,這些閑言碎語讓朱允炆更是不安。
第二日早朝,洪武帝便正式宣布要在大寧都司新設置五個屯衛,雖有不少大臣反對,但是增設衛所的聖旨還是下達了。
為此,散了早朝之後,朱允炆便連忙請黃子澄來東宮一聚
“黃師傅,你我們該怎麼辦?”
“殿下,此事以臣看,除了要盡快往大寧都司安插人手之外,不妨與燕王聯手”
“什麼,與燕王聯手!”
聽到黃子澄出的這個主意,朱允炆臉色一驚。
燕王朱棣在北平可沒有他表現的那麼乖順,而此前朱允炆成為皇太孫之後,也一直惦記這朱棣,當然這種惦記並不是親情所致,而是想要限製朱棣的實力。
“殿下,您想想,陛下在大寧都司增設衛所,寧王在兵權上便過了燕王,而且隨著寧王大勝,在威望上也隻比燕王差上一線,瞅著陛下的心思,顯然現在防邊和遏製殘元的重擔逐漸要交給寧王了,到時候燕王豈能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