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在朱棣指示遼東都司的一幹官吏往金陵遞了彈劾朱植和郭英的奏折之後,滿朝嘩然,更是引得洪武帝大怒。Ww WCOM
朝廷上嚴管藩王的呼聲一向都有,隻不過各地的藩王雖偶爾有些不法,但是對於穩定了地方還是揮了重要作用的,對此,隻要藩王做的不是很過分,洪武帝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都是自己的骨肉。
但是像朱植還沒有對朝廷建立功勳便大起勞役引得民生凋敝,自然讓洪武帝感到厭惡。
為此洪武帝特意下旨斥責,當然洪武帝還是給了朱植機會的,要不然就不是簡單的下旨斥責了。
隻是除了朱植之外,朱權也無辜的躺槍了,洪武帝特意也給朱權了一道聖旨。
“自東勝以西至寧夏、河西、察罕腦兒,東勝以東至大同、宣府、開平,又東南至大寧,又東至遼東,抵鴨綠江,北至大漠,又自雁門關外,西抵黃河,渡河至察罕腦兒,又東至紫荊關,又東至居庸關及古北口,又東至山海衛,凡軍民屯種地,毋縱畜牧。其荒曠地及山場,聽諸王駙馬牧放樵采,東西往來營駐,因以時練兵防寇。違者論之”
這道聖旨的意思無非就是告訴諸王有民戶耕種的地方,你們不要胡搞,其他的荒山野嶺隨便你們,另外要時刻提防北元侵略。
先不朱植見到這份聖旨之後有多麼鬱悶,也不朱權見到自己無辜躺槍之後會有多蛋疼,眼下朱權正忙著帶著大寧中衛趕往朵顏三衛。
自古以來新官上任總是要巡視治下地方的,而朵顏三衛對於大明來卻有有些不一樣。
朵顏三衛是洪武二十年之後大明為了招降蒙古部落收容草原俘虜而設立的,設立之後,朵顏三衛相對於大明其他衛所來,性質更偏向雇傭兵一些,每次朵顏三衛出兵都要朝廷先調撥軍餉糧草等。
對於知曉未來展走向的朱權來,他清楚朵顏三衛日後將會成為大明的心腹大患,所以在朱權心中,除了北元之外,次要的便是解決朵顏三衛的威脅性。
好在的是,現在的朵顏三衛還沒有如幾十年後那般尾大不掉,對於大明,朵顏三衛眼下還是能夠保持恭敬的態度的。
從全寧衛駐地向北百裏便到了朵顏三衛中的泰寧衛屬地。
在朵顏三衛中,泰寧衛的實力最強,而在泰寧衛中,以阿劄施裏為領的劄剌亦兒部實力最強。
在一百多年前,劄剌亦兒的先祖木華黎跟隨鐵木真征戰下,之後劄剌亦兒分為兩部,一部跟隨蒙古王宮西征到了中亞建立了伊爾汗國,而另一部則留在了草原,留在草原的便是泰寧衛中的劄剌亦兒部。
大寧都司早在十數前便了公文前往泰寧衛,因此當朱權離開全寧衛北上不久,便在泰寧衛屬地邊緣遇到了阿劄施裏率領的泰寧衛一幹人等。
“參見寧王殿下”
見到朱權的時候,阿劄施裏便向著朱權抱胸行了一禮。
朱權哈哈大笑了起來,而後離了戰馬上前扶起了阿劄施裏
“阿劄施裏指揮,我們又見麵了,上一次在大寧,相處的時間太短,本王每次想起都覺得有些遺憾,這次前來便是為了與你好好敘敘…”
“殿下既有此心,泰寧衛上下歡喜不已”
“走吧,都上馬,帶本王去你們部落瞧瞧”
“殿下請…”
阿劄施裏向著朱權一拱手,待朱權重新上馬之後,阿劄施裏便也騎上馬側行在朱權身旁。
“阿劄施裏,這半年來,部落裏麵的牛羊多了多少?”
一行人的度並不快,因此朱權便和身旁的阿劄施裏聊了起來。
聽到朱權的問話,阿劄施裏連忙回道
“托殿下的洪福保佑了這片草原風調雨順,草原上的水草今年長勢很好,牲畜肯下崽子”
“是嗎,那就好,對了,本王在大寧都聽,你泰寧衛的兵馬為朵顏三衛之最,這次我得好好瞧瞧”
“殿下繆讚了,泰寧衛不過是歸順大明早些,得朝廷厚愛,每年都有賞賜,因此這丁口便多了些”
“哈哈,這是好事啊,在這草原上,丁口越多便代表部落越繁榮”
著,朱權又道
“想必你也知道,月前本王剛剛率領大寧兵馬殲滅了克汁旦部和東察哈爾草原上的一些部落,怎麼樣,對東察哈爾草原有沒有興趣?”
完,朱權便留意起了阿劄施裏臉上的神色。
朱權自從在查幹諾爾河一戰取勝之後便思考起了對東察哈爾草原的處理,讓大寧直接將東察哈爾草原納入管理顯然有些不現實,除非朝廷支持,但朝廷上下對於草原上的地盤並不感興趣,當年藍玉在捕魚兒海一戰擊敗了北元之後,也是立即班師回朝,對於草原領土,朝廷絲毫沒有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