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六年七月三十日,大明寧王朱權與新城衛西百裏聚兵五萬進攻北元。
這一消息通過信鴿和快馬迅傳遍了大明北方重鎮以及金陵。
當洪武帝得知這一消息的時候,他並沒有如同部分大臣預料的一般大雷霆,相反對於朱權此舉,洪武帝是支持的。
大明便是在元朝的屍體上站起來的,同北元的餘孽無時無刻想要攻回中原一樣,洪武帝也時刻想著將北元殘敵盡數殲滅,若不然,也不會動曆次北伐了。
“寧王應對北元進犯一事,大家都議議吧”
奉殿內,洪武帝坐在上對著文武百官道。
聽聞洪武帝此言,當即便有人出列道:
“啟稟陛下,眼下國庫並不足以動如此規模的戰事,另,臣要彈劾寧王,寧王手段殘暴,聽聞將兩百俘虜活活放馬踩踏而死,實乃殘暴至極,即便是征伐北元,也請陛下易帥!”
“臣複議!”
“寧王不修威儀。殘暴淩虐,即便是勝了,也請陛下責罰!”
“臣請削寧王護衛並罰俸以示懲戒!”
有一個人開口了,頓時又是好幾個文官跟上,他們紛紛彈劾起了朱權。
洪武帝看著下麵出列的眾多文官,臉上滿是慍怒之色。
“陛下,臣以為諸位同僚所言不當,新城衛被蒙古人擊敗,衛中十步存一,悲慘至極,寧王此舉乃是為新城衛遇害之人鳴不平,何來殘暴一!
想那蒙古人自宋亡之後,對我漢人橫征暴斂,所行之暴舉罄竹難書,寧王殿下此舉不過以牙還牙而已!”
“徐禦史此言差矣,正是因為元朝暴政,我皇憤起雄兵經十數年苦戰方奪回下,今寧王暴虐,殘殺俘虜聳人聽聞,若是不下令責罰寧王,草原各部豈敢心向大明,今後北方邊疆豈不是處處戰火紛飛!”
“嗬嗬,胡大人的真好,若不然,讓汝經一番新城衛舊事,看胡大人是否還能此言!”
“你…你!”
“肅靜!”
沒等那胡侍郎開口話,洪武帝身旁的黃老太監便高聲叫著肅靜。
奉殿內不再有人開口話,但是暗流在奉殿內湧動著。
“此事,寧王沒有做錯,對於蒙古人,既然他敢侵犯我大明疆域,那麼必須還之以顏色,傳令太原,晉王督山西都司防備殘元從山西入寇,既然寧王已起兵攻伐殘元,讓北平的燕王也督北平都司各衛所看著點,若有不利立即支援”
洪武帝金口一開,奉殿上便沒人再揪著此事做文章了,隻是剛剛出列彈劾朱權的一眾文官臉上還有不平之色。
下朝之後,黃子澄便帶人求見朱允炆。
剛剛在朝上朱允炆並沒有開口話,隻是靜靜的看著文官們對寧王的彈劾。
文華殿上,黃子澄等人向朱允炆行了一禮之後,朱允炆便開口讓讓他們坐下了。
“殿下,寧王這種事情不能輕易放過,藩王驕橫從此事上可見一斑!”
“黃師傅是否太過緊張了些,大寧都司奏報新城衛被禍害成了廢墟,我那叔叔也是情急之下才如何的”
“殿下不可如此輕易認為,寧王就藩大寧之後,其權勢為北方藩王之前列,如今寧王不過十五歲便如此暴虐,日後還得了!”
朱允炆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而後道:
“此事我和皇爺爺過了,但是皇爺爺卻是支持寧王的”
“殿下,藩王暴虐,西晉八王之亂乃是前車之鑒!寧王不經朝堂和五軍都督府便能動用大寧都司之將士,若是日後他心有不滿,豈不是……”
黃子澄話雖然沒有話,但是這句話無疑在朱允炆心中狠狠的紮了一根刺。
當然朱權能夠動用大寧都司的軍隊,主要便是洪武帝此前給了朱權掌管大寧都司的權利,但是此時黃子澄並沒有提到此事。
對於黃子澄來,不管朱權是否真的是暴虐,總之朱權擁有這麼大的兵權便是對朱允炆的一大威脅。
“大寧都司的事情,我會去和皇爺爺提的,隻是寧王剛剛就藩,眼下還不是好機會”
朱允炆完,黃子澄悄悄靠近朱允炆耳邊了幾句。
聽完黃子澄的話,朱允炆點了點頭道:
“如此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來,黃師傅請用茶!”
看到朱允炆同意了自己的意見,黃子澄臉上露出了笑容而後拿起茶碗細細的品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