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備邊便是下令各地衛所警戒,防備蒙古人入侵。
“還請殿下放心,每年冬,大寧都司都會下令各地衛所備邊,今年也不例外,都司的公文在月前便已下達”
聽到秦虎這麼,朱權稍稍放下心來,不過轉而想到
“對了,秦大人,你我們能不能趁著雪災,招攬草原上的部落歸降?”
朱權這一句問完,秦虎眉頭一皺隨即道:
“殿下,朝廷自有法度,這些部落不是能夠輕易招降的,大寧各地皆有衛所駐紮,這些部落若是歸降那麼勢必要劃出一片草場供其安身,若股人馬便罷,人數一多,這駐地也就不好分了。
往年招降的草原部落都是劃到朵顏三衛去的,但是近來朵顏三衛已是兵強馬壯,再給其添加人馬,恐怕會出亂子!”
秦虎的話不無道理。
朱權深思了起來。
大寧都司就這麼大,肥沃的草場土地都已經有了主,若是為了招攬這些草原部落損害了原本大寧都司內部的利益,恐怕有很大一批人對朱權不滿,這不利於朱權對大寧的統治。
不過很快,朱權將這些想法都趕出了腦海。
眼下還是要做好備邊最為要緊,其他的事情等到日後再吧。
想到這裏,朱權便讓秦虎離開了。
“殿下,後日便是您和大寧都司好校閱軍隊的日子了,楚大人那邊親軍三衛已經做好了準備,另外都司還從會州衛、新城衛調了兵來助陣”
秦虎走後不久,繼忠走到朱權身邊提醒道。
朱權聽完一拍腦門,要不是繼忠提醒,他差點將這件事情給忘了。
“對了,朵顏三衛那邊通知了嗎?”
那日朱權提了要在大寧城外校閱親軍之後,還吩咐都司方麵派人去朵顏三衛傳信,為的便是要新官上任要威懾朵顏三衛。
“殿下放心,朵顏三衛那裏,早已派人快馬去通知了”
繼忠完之後,朱權點了點頭。
在朱權看來,這朵顏三衛有些不像樣子了,自己來大寧這些日子就沒有看到朵顏三衛的人前來覲見,這可不是哥好現象。
要知道洪武帝可是命朱權掌管朵顏三衛,而作為大寧都司的重要軍事力量,朱權也不願意朵顏三衛脫離自己的掌控。
“吩咐下去,讓親軍這兩好好練練,不能再朵顏三衛那裏丟了人,給本王掙了臉麵,本王重重有賞!”
“遵命”
繼忠行了一禮之後便步離開了。
繼忠走後,朱權回到案前拿起了詩經看了起來,雖他就藩了,但是並不代表功課便能落下。
雖眼下寧王府的左右長吏還沒有到位,但是這王府長吏乃是由皇帝親自指令,為的便是監督藩王的功課和生性。
在朱權想來,這王府長吏應該快要指派了吧。
朱權想的沒錯,他的王府長吏剛剛在二月初四被指定了,左長吏張群,右長吏馮成。
這兩位長吏皆出自翰林院,算的是上詩書大家,而那張群更與黃子澄交好。
此次對於王府長吏的選派,皇太孫朱允炆從某種程度上來是實現了自己的意誌的,不單單是朱權的寧王府,朱植的遼王府、朱桂的代王府所選定的長吏皆是從翰林院以及六道之中選出,為的便是監視這些藩王。
而在其中,朱權和朱植乃是重中之重。
對朱權那不用,帶甲八萬,革車六千,兵鋒之盛不在燕王朱棣之下,而朱植雖沒有朱權的兵權重,但也是北邊重要藩王。
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朱允炆與這些叔叔們的關係到底是好還是不好,總歸是要派信得過的人前去監視的。
而翰林院、都察院以及六道言官等清貴文官們然便敵視擁有兵權的藩王們,讓這些人去王府為長吏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不過雖長吏已經選好了,但是國朝當下頭等大事乃是處理藍玉一黨,因此暫時洪武帝還沒有下達這些任命王府長吏的聖旨。
自藍玉一黨被捕之後,錦衣衛、大理寺、應府四處抓捕有謀逆嫌疑的犯人,同時對藍玉一黨的家屬親眷更是四處緝拿,整個京城都是一副雞飛狗跳的模樣。
還不僅如此,京城內大理寺和錦衣衛衙門所在的街道上方圓幾裏之內都沒有了人煙,整日裏這些衙門內都傳出巨大的嚎哭聲,令人聞風喪膽,誰還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