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路上(1 / 2)

這一次朱權他們決定從金陵出之後走山東前往北平,而後三人再在北平分開。 Ww WCOM

按照朱權的話便是啊哈你剛辭前往西北看慣了平原和山坡,這次想看看大海,對於這一點,朱桂顯然很是認同。

三人彙成一行,這隊伍便也有近千人了,再加上馬車也是綿延了數裏。

“十五哥,你馬別那麼快,這一路上可是有數千裏,有的是你撒潑的地!”

朱權慢悠悠的騎在馬上喊道

自從出了金陵,遼王朱植渾身便跟有了使不完的力氣一樣,往往都是打馬奔到最前方,美名其曰探路。

隻是這路哪裏用得著他來探,不提這京中的公文早已往了行經各地,單單是隊伍的三杆王旗便宣示了朱權他們的身份。而一見到這王旗,自有鄉老縣官前來安排。

“嘿,十七弟,不是我你,往日看你在宮中也是勤奮的很,怎麼一出了京師便是這幅疲懶的樣子”

“十七弟,你十五哥得對,你看你出了京師便是懶洋洋的模樣,也不怕身上長了肥肉”

聽到兩個哥哥的調侃,朱權卻是不以為意道:

“這路還長著,我可不浪費精力和你們撒潑,要是都和你們一樣,過不了幾,恐怕都要累出病來!”

朱權的話一完,朱桂和朱植卻是無言以對了。

“殿下,殿下,前麵要到淮安了”

朱權的侍衛李雲衝前方打馬奔到朱權身邊道。

聽到要到淮安,朱權看了看色而後道:

“去,就我十三哥的,讓淮安那邊做好準備,今晚我們在淮安歇下”

“得令!”

諾了一聲之後,李雲便調轉奔頭向前奔去。

而聽到朱權和李雲的對話,朱桂卻是怒道:

“十七弟,你話給我清楚,什麼叫我的啊,我什麼時候話了我!”

看到朱權臉上一臉的不滿,朱權卻是嘻哈笑道:

“十三哥,弟這不是拉虎皮扯大旗嗎!你想想,我們三兄弟,你年紀最大也最有威望,若想淮安地方接待好咱們,那還不是要靠你的威名嗎!”

朱權完,朱桂歪著頭想了一會,貌似書券的也有些道理,而且朱權剛剛對朱桂的誇讚,朱桂聽了心中也是舒爽了不少。

朱桂冷哼了一聲決定不與朱權計較。

淮安是一座大城,也是一座名城,秦漢之時韓信便是生在淮安。

而到了現在,淮安在大明更是大大的有名,淮安與揚州齊名,兩地近江靠海乃是上等的鹽產地,兩淮之鹽聞名下,自漢代桑弘羊提出鹽鐵國營之後,淮安便成了中原數得上的富庶之地。

沒等一眾人進了淮安便見淮安官員們已經出城相迎。

對於一路上這迎來送往的事情,朱權三人都是交給朱桂的,一來朱桂在三人中年紀最長,二來與地方官員接觸畢竟是藩王大忌,朱權和朱植不想趟這個渾水。

不對,朱桂對此倒是樂見其成的。

一番寒暄之後,淮安地方將朱權一眾人引進了城內備好的下榻之處。

對於朱權他們的到來,淮安地方上的百姓如同見了什麼稀罕的西洋鏡紛紛擠到大街兩邊觀望。

而當三杆王旗進了淮安城之後,更是引起了巨大的喧嘩聲。

雖朱權他們是親王享受不到子出巡黃土鋪路、百姓焚香的盛況,但是街道上倒也清掃幹淨了。

而對於街道兩邊的圍觀群眾,朱權他們也並沒有在意。

甚至可能還有些自得。

一行人進了驛站之後,先是朱桂閑不住了吵著要去城內遊玩,而朱植顯然也是和朱桂一樣的想法。

對此,朱權隻是倒了一句自己留守,便讓他兩離開了。

朱權可不想朱桂他們那樣沒心沒肺的,眼下在朱權看來,沒到大寧,自己還是心謹慎一些為好。

畢竟做得多錯的多,要是因為在路上的緣故導致自己受到禦史的彈劾,那可就不自在了。

那些禦史可不是省油的燈,別有事,就是有事也能給你搞出事情來。

而且別忘了,現在坐在儲位上的那位可對他們這些親王可沒什麼好感,而這位手下最多的便是閑的蛋疼的科道言官們。

朱權想要清淨,可是朱權沒想到的是,有人卻讓他不清淨。

朱權看了一會書剛想休息會,便聽繼忠前來稟報

“殿下,林姑娘被人扣住了!”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朱權有些蒙似乎有些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