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於躍就被表弟拉到了遊戲廳。

看著遊戲廳在大年初一還在營業,沒舍得關門歇業,於躍還是挺敬佩老板的。

簡直是不放棄任何賺錢的機會。

於躍喜歡玩遊戲,這個毋庸置疑。不然也不會專門存錢買個老貴的掌上遊戲機玩。

在玩音樂之前,遊戲廳也是他常駐的地方之一。

看著遊戲廳裏各種熟悉的遊戲,於躍忽然想起那個音樂總監也很喜歡玩遊戲。

用音樂總監自己的話來,自己的本家於謙有三大愛好,他也有三大愛好。

於謙的三大愛好是抽煙、喝酒、燙頭,這個是相聲需要,於老師生活中也不燙頭。

但是,於謙在生活中卻是個“大玩家”。遛鳥、養馬、核桃、橄欖子、扇子、籠子、葫蘆等等,都很精通。

音樂總監的三大愛好卻是實實在在隻有三個愛好,而且費心費力——

玩音樂。

玩遊戲。

玩潛規則。

前兩個沒什麼,第三個就厲害了。

簡直是萬千男性的……簡直是讓人深惡痛絕。

垃圾!渣男!呸!

因為這個愛好,他圈裏圈外、明裏暗裏得罪了不少人。

要不是他得罪的人多,以他的音樂素養,獲得的成就還得高出不少。

音樂總監出身於一九七三年,父母都是文工團出身的。所以本身算是文藝家庭。

他從就開始學習提琴,四歲就開始接觸音樂方麵的教育。提琴是一門很吃童子功的樂器,由於母親專門請了朝交響樂團提琴首席來當他的師父,所以他不需要像很多人那樣大班班的到處上提琴課。

並且練就了很深厚的基本功。

中學時還在中國少年交響樂團擔任提琴手。

提琴、二胡等一類弦樂樂器,之所以難學,尤其是孩子難學,是因為它們很難找到音高。

這不像鋼琴,一個個按鍵很清晰,比較適合作為啟蒙樂器。

很多五六歲的孩子,學了三年提琴,發現連個音都拉不準,這也不是很奇怪。

而同樣學了三年鋼琴的孩子,不定已經考級了。

高中時,青春時期的音樂總監漸漸迷上了流行樂,還偷偷的跟同學借吉他練習。那時候正是吉他風靡的時候,大街巷都是各種樂隊。

大學時,他學的是“音樂編導和策劃”專業,兼修了管弦樂器演奏。

後來又去了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音樂專業進修弦樂類樂器。

可以一身的才華都嗶了狗。

想到這,於躍無奈的笑了一聲,那個音樂總監於躍,還真是一個渣人品的音樂才呐。

不過再牛逼的學曆對於躍來都是沒用的,他隻是個五年製的大專的學生。若是早個兩年得到音樂總監的記憶,自己不定還能考個不錯的高中,不別的課程,中考光是英語分數就能多考個八九十分。

現在自己這個專業連連英語都不學了,還想這些幹嘛?至於以後會不會用到英語,那個隻能以後再。

至於提琴,於躍暫時不打算練,這東西就算是真正的提琴手,長期不練重新撿起來的話,都要花上近兩年的時間才能撿回原本水平。

更別於躍這種連提琴摸都沒摸過的人。

想要達到比較高的水準,至少要苦練個三四年。於躍沒這個時間,而且短期內他也沒有什麼靠提琴賺錢的門路。

隻能先擱置一邊。

還不如在酒吧唱歌,來的實在。

“在想什麼呢?要不要單挑一局?”

表弟的話把於躍從腦海中拉了出來,他正在玩一塊叫做《戰鬥之王》的格鬥遊戲,慫恿著於躍跟他單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