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持劍少年(1 / 2)

楔子

嗡——

一聲悲鳴響徹仙界。

“惜,上三清之位,清風劍祖元盡,已逝,眾仙哀悼!”

“什麼,不可能!上三清可是這洪荒開辟者,怎會身死道消?”當即有著質問聲響起,但隨即雷聲轟鳴。

轟隆隆——

“眾仙,哀悼!”一架九龍金攆緩緩升到仙界正中,之上站著一金袍人影,麵無表情的命令道。

“劍祖魂逝,吾輩甚哀——見過仙帝!”眾仙齊齊喊道。

當那龍攆緩緩離去後,幾道身影簇成一堆。

“上三清與天道同壽,怎會元盡?”一人先開口道。

這時,一隻握成拳頭手伸了出來,隻見裏麵金光透出,冥冥中讓人心生尊敬。

“這是……”

“劍祖聖魂……是受那邪帝所害——可惜,我卻無力與之一搏,隻能偷出一道聖魂。”

“劍祖待我等不薄,如今便是我等還恩情的時候了,把劍祖聖魂放下靈界,讓我等盡綿薄之力,助劍祖早日歸來!”

“好!”

殊不知,聖魂這一去,便是十萬年,便是轉世八次,才得一世為人……

………

“道不思思以為過,法不思思以為隨——渺渺星漢,其際無邊……”

少年的朗讀聲傳出木屋,在山林中回響,一名身著青色衣袍,手負背後的中年男子就踏著這陣陣朗讀聲下了山去。

屋內,一名十五六歲大的少年正在捧著書讀。少年長的是眉清目秀,一頭漆黑的發被簡單的束起,放在背後;一對眉毛緊緊的皺著,耳朵微微抖了抖。

聽著腳步聲漸漸遠去,少年眼中的精光愈來愈甚,嘴角不自覺的勾起一抹輕佻的笑:“師父終於又下山了,我半年一遇的機會來了!”

少年名叫王生,方才下山去的是他的師父王伯遠,二人已在這片山林生活了十餘年。

王生的笑慢慢的止不住,不由得咧開了嘴大笑:“哈哈哈,每天都是背書,練劍……真沒意思,而且練來練去都是那兩式……”

說著,他騰的跳了起來,一把抓住牆上掛著的那柄劍,出了屋子。

屋子門前是一小片空地,王生立在中央,閉目。

驀地,一手將劍彈出,另一隻手準確的握住了劍柄。隻見少年雙足並立,唯有手臂揮動,眨眼間已揮出了數劍。

隨著少年手中的劍光流轉,他身周竟帶起絲絲清風,拂動發絲。

王生眼神突然變得淩厲起來,下一刻,他的腳步動了。吸一口氣,腳步踏出,在空地上遊走著。

他的腳步看似虛浮無力嗎,卻每一步都踩的結實,看似隨意卻隱隱有著一種氣勢,在他的腳下更是有著蒙蒙塵土彌漫,讓人看不真切。

遠遠觀望,此刻的王生就如同在清風中揮劍,在流雲中遊走,所到之處,塵埃飛揚。

就在這如若樂曲般意境的劍式進行到看似最激烈的時候,劍光突然消失,就如斷了弦一般令人惋惜。可下一刻,劍光又忽然亮起,比之剛才更要驚豔。

隻見少年劍尖猛的一指,一陣清風憑空出現,帶起所指方向的樹葉嘩嘩作響。

這劍式正是名為《清風流雲》!是由《清風劍》與《流雲步》組成的劍式,既有劍法,也包含著步法,乃是上等的絕學。

“真是的,這股風我都會吹三年了,現在除了更大一些——更大一些又有什麼用,還不如學學別的劍法。”王生自歎了一聲,又開口道:“南邊那座山好像有個禁地來著,師父從不讓去南邊玩,今天趁他不在,正好去看看!”

“緋,我們走!”卻是王生對著手中的赤色長劍自言自語一聲,然後便向山下走去。

這座山說大不大,以普通人的腳力都可以輕鬆的走到山頂;可說小也不小,師父布下的迷陣曾讓頑皮的王生被困了一天一夜,還是師父把他帶出來的。

看著麵前熟悉的山林,王生狡黠一笑:“左三右七,逢石化吉……這口訣我早知道了。”

左三右七的意思是,每左轉三下,就要往右轉七下;而逢石化吉的意思便是如果遇到石頭,那就是走對了,如果轉了十次之後沒有看到石頭,那就要原路返回,否則隻會越陷越深。

王生輕輕踏起流雲步,在心底默數著,不消片刻便從山上走了下來。

雖然下了布滿迷陣的山,但麵臨著的是更多的山,那些山上也都充滿了危險。

民間流傳的一句諺語“齊國南山山十萬,十萬大山妖十千”便是指這一界乃是齊國一片叫做“南山”的地區,這裏的山很多,多到用十萬來形容;而這裏也有著妖物的存在,甚至按照著十中有一的比例分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