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兄長曾得到公孫將軍的推薦,做到平原相,因曹操借父死屠殺徐州,徐州牧派人向兄長求助。兄長去後,因徐州牧苦留,方才留在徐州。轉眼竟有二十多年了!”
荀攸征詢地問道:“主公是想去救?”
劉石道:“公孫將軍本人極為重義,至少對於我與兄長是如此。公孫將軍又是個極為高傲的人,現在公孫將軍求救到此,真是到了危急之時了。既然向我求救,也是對我的極為信任,不救於情不通!”
李儒皺皺眉頭道:“這公孫將軍自冤殺了幽州牧劉虞之後,就失去了民心。後又與袁紹之戰而敗退,從此消失了誌向,聽從方士之言,擇易京而居。妄言!所備糧草足夠吃食二十餘年,並築高牆自守,遠離部下,造成部卒分崩離析,人心散渙,才有今日之禍。這救必然要與袁紹、劉和等生衝突,人少了不行。人多了糧草供應困難,須好好籌劃。”
荀攸道:“還有,這易京與我並州並不相連,須經過劉和、張燕所占之地,才能到達。而這也會引起他們的擔心,甚至會拒絕入境。”
李儒道:“這劉和肯定是不會讓主公率軍入境的,必然會調大軍阻塞。”
劉石沉默不語。
賈詡陰陰地一句道:“何不先喚公孫續前來了解具體情況再做決定?”
劉石點頭同意。
不久公孫續走了進來,一聽介紹當麵就是劉石,立刻跪下道:“家父勢危,命我前去平難中郎將張燕處求救,並如救不了他,就讓我逃到叔父這裏來。
家父‘叔父雖然幾十年未見,但對故人之子,必定會收留的。我想張中郎部曲雖眾,但戰力不強,隻有叔父出兵才救得家父。因此,同張中郎將商議後,由張中郎將先行出兵,救援家父,讓我到叔父這裏來再求救兵,如此方保無虞。”
劉石一聽,知道這公孫讚雖與自己幾十年不見,心中仍是相信的。可是又不能當麵應允,不動聲色請公孫續起來話,:“我們正在商議救援之事,請你將具體情細一遍。”
公孫續以為劉石在推托,大驚,再拜道:“來時家父曾,家父雖與劉家兄弟沒有結拜,但在心裏一直是以兄弟事之。相信他們兩人也會如此。你去之後就以叔父稱呼,他們必然不會怪罪。如果因此而引起他的不快,隻能是家父看錯了人。但家父相信,劉家兄弟絕不是這樣的人,讓我在家父不在時前去投奔。此次是我自作主張先來求救,還請叔父相助!”罷不停地叩拜,一絲血跡自額頭溢出。
劉石歎了口氣道:“賢侄還請快起,公孫兄長識我兄弟於窮困之時,不避身份,折節與我等相交,並以兄弟稱之。我等豈時負義之人?隻是這救還須問清楚才知如何去救!賢侄起來慢,我們知道詳情之後,才好商議如何出兵!”
公孫續一聽,這才鬆了一口氣,將公孫讚目前的情況,及張燕救援的情況一一細,並張燕已通知,各守山各部,如遇將軍部曲一定讓開大路。”
劉石聽了,這才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