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聽協助守城的還有功曹虞翻,讓自己吃了大虧的偷襲戰,竟出自虞翻之手。 Ww WCOM
得知虞翻是餘姚人,現正在家,就將部曲交給程普、張紘,自己隻帶幾十名親衛親自到虞翻家裏相請,登堂拜見虞翻老母。
虞翻看孫策確實誠心相請,同意出任會稽功曹。
會稽已平,孫策率軍前往吳郡。
吳郡太守名叫許貢,聽到孫策攻破會稽,郡都尉周才被殺,王朗束手,大驚!
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王朗,料來吳郡無法堅守,立即帶領親信,逃往烏程嚴虎處。
嚴虎本是吳郡豪強,自黃巾之亂後,挾持部份百姓占山為賊,擁兵達一萬多人,即使太守許貢也不得不對他青眼相看,任他霸占烏程。這嚴虎時而為賊,時而為官,往來結交具是名士、豪傑。
許貢來到烏程,兩人商議如何防備孫策進攻,議來議去,無計可施。
嚴虎派人與孫策協商,稱願意服從管理。
孫策認為吳郡形勢正對自己有利,那裏同意將烏程交給這麼一個人來治理,埋下眾多不可知的隱患。
孫策堅持:嚴虎必須放下武器,做一個單純的富家翁。
嚴虎單心放下武器後,自己性命不保。
派自己的親弟嚴與前來商議。
孫策擺酒相待,協商時嚴與態度強硬。孫策大怒,撥出長劍,一劍將桌子砍掉了一角。
嚴與嚇得慌忙跳開。
孫策奇道:“我不過砍掉一個桌子角而已,你為何如此跳躍?”
嚴與臉一紅道:“我看到撥劍心裏害怕,故此跳開。”
孫策心裏知道嚴與此人無用,乘其不備掏出戟,一戟將嚴與殺死。隨後傳嚴與隨行人員,讓他們告訴嚴虎,放下武器,還可留下一命,否則城破之日必夷其三族。”
士卒聽到嚴家軍中力氣最大的嚴家二公子在孫策手中無還手之力,軍心動搖。
嚴虎隻得接受孫策的條件。
與許貢一起跑到許貢的部下許昭那裏去躲避去了。
孫策收複烏程,三郡漸平,眾將祝賀,程普道:“將軍為何不乘勝用兵,鏟除許昭?”
孫策沉思片刻,回道:“許昭對舊主有義,對故友有誠,這正是一個有情有義的男子漢應當做的。這種人應值得尊重,我怎麼能去將他殺了呢?再嚴白虎、許貢等經此一役,想必不敢再挑事端。再這許貢為人雖然狠毒,但在江東還是有些賢名,殺了會受到別人的指責。”
不久,孫策收到一條消息,袁術公開稱帝,自稱“仲家”,以九江為伊,大封群臣,郊外祭,賜封孫策為前將軍。
眾將震驚,一齊看向孫策。
孫策麵沉如水,招張昭、張紘前來議事。
張紘道:“袁術狂望自大,野心勃勃,聽信妖言,挾袁氏曆代先祖之恩,行不軌之事。必遭眾人唾棄。此正是將軍脫離袁氏的大好機會。當向各州郡、許都放檄文,對袁術此種行徑,嚴加痛斥,公開斷絕與袁氏的關係,向朝庭進貢。必為將軍奪得一個好的名聲。”
孫策道:“袁楊州前段時間,將舅父、堂兄、公瑾召回九江留府聽用。如我公開譴責袁楊州恐對他們不利。”
正著,聽得親衛來報:“吳太守回來了。”
孫策大喜,出門相迎。隻見吳景、孫賁走了進來。
孫策問他們是怎麼回來了的。
吳景道:“自袁術稱帝後,大封群臣。我與伯陽都封了官,大家都覺得袁術極難成功,許多人偷偷地跑了,我們也是在封職三後借故走的。”
孫策急問道:“公瑾現在怎樣了?”
吳景道:“公瑾到達九江後不久,袁術本來是要重用他的,公瑾借故自薦願做居巢長。袁術見他執意要去,也就同意了。現在不知如何?”
正著又有人報:“將軍的好友周公子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