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蔡邕之死 李郭進兵(2 / 2)

董卓身體肥胖,烈日暴曬之下、膏油遍地。

隨後不知是誰,偷偷地將董桌屍體插上一根布杆,隨後將布杆點燃,直燒了幾日才熄滅。

王允與士孫瑞謀劃用計殺死董桌,兩人自認為立下大功。在朝堂上設宴招集百官,飲酒作樂,以示慶賀。

正飲宴間,忽然聽有人歎息。

王允眉頭一皺,抬頭一掃,是侍中蔡邕,怒道:“董卓逆賊,今日伏誅,國之大幸。你身為漢臣,不為國慶,反為賊歎,是什麼道理?”

蔡邕賠罪道:“邕雖不才,也知曉大義,怎肯背叛國家而向著董卓?隻因一時想起他的知遇之恩,不自覺地歎息。自知罪大,請公見諒。”

王允冷笑道:“蔡邕!你飽讀詩書,以孝聞名,卻與賊同流,道什麼董賊對你的知遇之恩,真是罪該萬死。來人!將蔡賊拉下去就地斬。”

蔡邕大驚!告饒道:“邕自知罪大,倘諾司徒能夠對邕黥刖足,讓邕能夠繼續完成漢史,以贖其罪,則是邕的大幸。”

王允冷笑數聲,道:“已犯死罪,還想完成漢史?”隨即命人即刻將蔡邕拉出去斬了。

皇甫嵩與蔡邕相好,此時見蔡邕觸犯王允,眼見不保,急忙上前向王允道:“蔡侍中為人重情,董桌對他有知遇之恩,歎息一聲,也是人之常理。再蔡公為人重孝,對漢家最是忠心也是人人皆知的。請司徒念其初犯,寬恕他一回吧!”

王允剛掌大權,眼見眾人不服也想趁此樹立威風,如何肯放,大怒道:“義真與董賊都是涼州人,難道義真也同情董賊嗎?如再為蔡邕情連你也一塊斬了。不過既然如此,你回家休養去吧!”

皇甫嵩一怔,看了蔡邕一眼,暗然離去。

這時,蔡邕知道自己今日難逃一死,看著遠去的皇甫嵩,大叫道:“義真!我自知必死,隻是放心不下剛返長安的女,請義真代為照顧一下,伯喈死而無憾了。”

剛剛離去的皇甫嵩身子一滯,回轉身體向蔡邕道:“伯喈兄,義真無能,不能救你,你的女,我必盡力照顧,你放心!”罷轉身緩緩走去,不再回頭。

眾官宛惜蔡邕之才,全力向王允求情。

太傅馬日單低聲對王允:“伯喈曠世逸才,若能夠讓他繼續編修漢史,也是一件盛事。而且他的孝名遠著,若因此將他殺了,恐失人望。”

王允怒道:“昔孝武不殺司馬遷,繼續讓他編修漢史,以致謗書流於後世。現在國運衰微,朝政錯亂,不可令佞臣執筆在幼主左右,讓我等遭受他的誹議。”

馬日單無言而退,私下對眾官:“王允沒有將來啊!善人,國家的楷模。史著,國家的經典。毀滅楷模廢出經典,國家能長久嗎?”

當下王允不聽馬日單之言,命人將蔡邕下獄,為免夜長夢多,當晚就在獄中將蔡邕縊死。士大夫聽後無不流淚、歎息。

王允還派人去捉拿李儒,不過派出的軍兵還沒有走到李儒的府上,就見李儒的管家將李儒綁來邀功。

王允並不審問,揮手讓人拉出去直接斬。其他與董桌走得較近的人也都受到了牽連。一時人人自危。

鎮守河東的董桌女婿牛輔,聽到董桌被殺,帶兵進攻長安,誓要為董桌報仇。

王允聽後,令呂布領軍迎敵。呂布命李肅為先鋒,李肅與牛輔相遇。牛輔不等李肅結陣,領兵衝去。李肅大敗而逃。呂布大怒,認為李肅折了自家的銳氣,不顧恩情,斬李肅以立軍威。

隨後親自領兵征討牛輔。兩軍相遇,牛輔如何是呂布的對手,一戰就被擊退,軍兵潰散。牛輔看到戰勝無望,收拾金銀偷偷地帶上幾個親信逃走。

不料半路被一個叫胡母班的親信殺死,搶奪了金銀。並將級送交呂布請功。

呂布認為胡母班以親信之身,背義殺主,赦無可赦,叫人將胡母班推出去斬。

呂布得勝回朝,王允更是大喜。自此驕傲起來,認為西涼大軍不過如此。有人建言要迅布大赦令,以安西涼軍的軍心。王允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