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董桌受挫 李肅弄舌(2 / 2)

呂布心中一怔,當即走出帳外,果是李肅,隨即支開閑雜人等道:“兩邊交戰,兄怎來到這裏?”

李肅笑道:“我知賢弟為國出力,特來送賢弟良馬一匹,為賢弟壯威。此馬長一丈,高八尺,日行千裏,登山渡水如履平地,名叫’赤免’。”

呂布一看:此馬渾身上下如火炭一般紅,並無一根雜毛,背長腰短平直,四肢關節粗壯,果然是一匹好馬。”不自覺地走過去想騎試,不料反被此馬拒絕。頓時醒悟,不好意思地對李肅道:“如此貴重的寶馬,兄長從何去得來?”

李肅不理,反而笑道:“賢弟難道就讓為兄站在帳外話,不請我進去坐一下嗎?”

呂布一怔:“是為弟疏忽了,兄長請。”

雙方坐下,呂布問道:“雙方交戰,不知兄長來此何事?”

李肅道:“古有語‘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如不早為,悔之晚也。我今是來勸你的。”呂布道:“我雖空有一身本事,卻無人識得,奈何!”

李肅微笑又道:“你父不在寨中嗎?”

呂布笑道:“兄長想是醉了,我父母早亡多時,還是多得兄長父母照顧,呂布才能活到今日。”

李肅:“我的是執金吾丁建陽。”

呂布苦笑道:“我認丁建陽為義父,實屬無奈。事情是這樣的,自兄長出外後,我自在雁門關服役,弟力大,善騎射,每次匈奴,烏恒犯境時,都被弟擊退,匈奴人無人能敵,漸漸地被匈奴稱做“飛將”。前幾年,丁大人職任並州刺史,聞弟之名,征召為親隨,多有立功。丁大人見我武勇,想收我為義子,我自一人,就同意了。年前先帝遷董桌為並州牧時,遷丁大人入洛陽為執金吾,我隨丁大人來到京城,丁大人以我勇而無謀,職任我為主薄。”

李肅歎道:“可惜了,賢弟有擎駕海之能,如此亂世,獲得富貴本如探囊取物一般,不想丁建陽卻讓賢弟做一主薄,實在不識賢弟之才,枉屈了賢弟了。”

呂布道:“誰不是?想當初,縱橫草原何等威風,如今無可奈何!”

李肅道:“如今我觀遍朝中群臣,當今英雄,唯董太尉。此人禮賢下士,賞罰分明,任人為賢,終成大事。如今更欲效仿那霍、伊之事,完成先帝遺願,事成之後必然名垂青史。隻是這事讓許多人不能理解,給董太尉造成許多困擾,丁建陽更是仗著賢弟這樣的人才與太尉作對。今日太尉一見賢弟心中喜愛,不忍加害,這才收兵回城,這匹寶馬正是董太尉所贈。”

呂布大驚:“如今我們敵對,我怎能收此寶馬,這不是兄長在害賢弟嗎?”

李肅道:“先帝本欲立中子劉協為太子,但被何進及一班清流黨人阻擾。先帝崩駕,何進等匆匆立太子為帝,後鳩殺董太後,誅殺宦官不成,導致宮變被害。如今董太尉秉先帝遺願,欲立陳留王協為帝,光大我朝。丁建陽以一已之私利妄動刀兵,實是我朝之罪人。董太尉今見賢弟之勇,心中愛慕,不欲加害賢弟。試想以賢弟之能,對於華雄之流一人自不在乎,但華雄之上還有二虎:名叫李催、郭汜,此二人武勇更在華雄之上,更何況還有軍兵十萬,西涼兵之勇,想必賢弟早已聽過。董太尉不欲生靈塗炭,正在愁悶之時,是為兄自薦來服賢弟。如賢弟能棄暗投明,董太尉即封賢弟為騎都尉,都亭侯。還有金珠、良馬。就看賢弟如何選擇。”罷又自懷中取出金珠伍十斤遞了過去。

呂布心中微動,沉呤道:“承蒙董太尉如此青眼,送如此重禮,可惜無寸功作為相見之禮。”

李肅道:“建功隻在賢弟反手之間,隻看賢弟是否願意。我問你,丁建陽收你作義子後,他是否賜你田宅,委以重職?”

呂布道:“不曾。”

李肅道:“既如此,丁建陽隻不過利用你之勇做為自己晉升之梯罷了,有什麼顧惜的。”

呂布臉色堅毅道:“兄長今晚自回去,聽我消息,我必帶軍來投。”李肅笑道:“如此兄長將在城中為賢弟擺酒接風了,”完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