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呼拜已畢,袁紹入宮收蹇碩。WwW COM蹇碩驚慌走入禦園,花陰下為中常侍郭勝所殺。蹇碩所領禁軍,全部被郭勝接收。
袁紹對何進進言道:“中官結黨,今日可乘勢全部誅殺,以絕後患。”中常侍張讓幾人聽到消息,慌忙向何太後哭道:“當初設謀陷害大將軍,隻有賽碩一人,並不幹臣等事。今大將軍聽袁紹之言,想盡誅臣等,乞娘娘憐憫!”
何太後安尉道:“你們不要驚慌,我自當保你們。”傳旨宣何進進宮。太後對何進道:“我與你出身寒微,非張讓等,怎能享此富貴?今蹇碩不仁,既已伏誅,你聽信人言,想盡誅宦官?”
何進聽了,出來對眾官:“蹇碩設謀害我,誅滅其全族。其餘不必妄加殘害。”袁紹道:“若不斬草除根,必為喪身之源。”何進堅定地:“我意已決,你不要多言。”眾官無奈退朝。
次日,太後命何進參錄尚書事,其餘盡封官職。自此宮中、朝庭之事全部落入何氏之手。董太後心中不滿,秘宣張讓等入宮商議:“何進之妹,當初是我抬舉他。今日他孩兒繼皇帝位後,內外臣僚,都變成了她的心腹。威權過重,我將如何?”
張讓奏道:“娘娘可臨朝,垂簾聽政。封皇子協為王,加國舅董重大官,掌握軍權,重用臣等,大事可圖。”董太後大喜。次日設朝,董太後降旨,封皇子協為陳留王,董重為驃騎將軍,張讓等共參朝政。
何太後見董太後有意專權,心思良久,在宮中設一宴,請董太後赴席。酒至半酣,何太後起身捧杯再拜道:“我等都是婦人,參預朝政,不合適宜。昔呂後因握重權,宗族千口皆被戮。現在我等應深居九重。朝廷大事,任大臣元老自行商議,這才是國家之幸。希望您能聽從。”
董太後大怒道:“你當初鴆死王美人,還沒有算帳。今不過是倚靠你的兒子為君,兄長何進之勢。再敢亂言,我讓驃騎斬殺你的兄長,易如反掌!”
何太後回敬道:“我好言相勸,如何反我?”
董太後道:“你家屠沽輩,有何見識!”
兩宮互相爭執,張讓等各勸回宮。何太後心中憤怒,連夜召何進入宮,告訴剛才的事情。
何進大怒,召三公共議。安排大臣上奏:”董太後原係藩妃,不適宜久居宮中,應該遷回河間安置,限定當日出宮。”何進一麵派人送走董大後,一麵親點禁軍,包圍驃騎將軍董重府宅,追索印綬。
董重知道事急,隻得在後堂自刎。何進這才散兵離開。中常侍張讓、段珪見董太後一枝已廢,心中惶恐,隻得用金珠美玉結好何進弟弟何苗及母親舞陽君,請他們經常向何太後美言。
董太後被送走之後,何進並未放下,暗使人在河間驛庭鴆殺了董大後。
一,司隸校尉袁紹來見何進道:“張讓、段珪等在外散布流言,是大將軍鴆殺了董太後,是想圖謀大事。此時不誅殺閹宦,往後必為大禍。以前竇武想誅殺內豎,機謀不密,反受其殃。現在大將軍兄弟,都是英俊之士。隻要想做,事情就在在掌握中。此為意,不可錯失。”
何進看了袁紹一眼,道:“且容我商議一下。”何進左右密報張讓。張讓大驚,急求告何苗。何苗安尉張讓一番,上奏何太後道:“大將軍輔佐新君,不行仁政,專務殺伐。現在無端又想殺十常侍,這是取亂之道。”
何大後聽了他的話,招何進進宮道:“中官統領禁省,漢家規製。先帝新棄下,你就想誅殺舊臣,是對祖先不尊重啊!”何進本是沒決斷之人,聽了太後的話,隻得同意。
袁紹見何進臉色不好,試探著問道:“事情怎樣?”
何進歎口氣道:“此事不知誰傳到太後耳中。剛才太後招我進去訓話,不允誅殺宦官。沒奈何?”
袁紹進言道:“既如此,大將軍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來京,請命誅殺閹豎。那個時候,不容太後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