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阿上去仔細檢查了一番,回頭對華佗道:“這兩孩是餓昏了,沒有病。Ww WCOM你看怎麼處理?”
劉石、吳普也一起望向華佗。
華佗沉吟一下,道:“醫者父母心,先救過來再吧!普兒!你將食物給點他吃,記得先喂點水,慢慢來。”
“嗯!知道了!師傅!你都過多少次了。普兒早記住了呢?”完麻利地拿出一壺水,樊阿將少年先扶起,吳普把水壺遞過去,另一隻手將少年的下顎一捏,少年和嘴就張開了,吳普慢慢地將水倒進去。
少年自覺地吞咽了幾次,才緩緩地睜開雙眼,向周圍看了一眼,眼光定在那位少女身上,大叫一聲:“阿妹!”就想撲過去。
吳普用手將他一按著,“別動!你阿妹沒事,先喝點水吧!再吃點東西。我們還要去救你阿妹呢!”也許是聽了吳普的話,知道自己的妹子還沒死,也就安靜了,喝了幾口水,看到吳普手中的洛餅,一把搶過來,就往嘴裏吞。
吳普反手將洛餅奪過來,然後分了一點遞給少年道,慢點吃,心吃壞身體呢?這是我師傅教的,另外還要分一部分你阿妹呢!”
少年一怔!然後才接過那一塊,慢慢地吃著,看著自己的妹子,又看向華佗幾人,仿佛在向他們求救,快點救救我妹子!
這時,見少年無事,吳普與樊阿才走過去,扶起少女,將水慢慢地倒進去,過了好一會兒,少女才醒過來。剛睜開眼就叫道:“阿哥!”
待少年清醒過來後,華佗問道:“少年人!你打算是投親還是回鄉?”
少年臉色一暗道:“家鄉已被戰火毀了,鄉親們都各自逃散了,父母也死了,也沒有了親人!”
華佗道:“你現在有什麼打算?”
少年望了望四周,突然跪在華佗麵前道:“我們現在是無處可去了,沿途沒有吃的,錢也沒有。隻要你給一點吃的我們,那怕一隻吃一餐也行。求求你了!”完少年淚如雨下。
華佗溫和地道:“我們醫家四處流浪,居無定所,帶著你們也不方便。你再想一想,有什麼地方可去的,我們助一點錢給你,你去投奔吧!”
少年道:“我們沒有什麼地方可去!真的!我們已經走了十幾了,家鄉早毀了,根本不能生存。你就行行好吧!收留我們吧!我有力氣,做什麼都行。”完再次苦苦哀求。
華佗皺了皺眉頭。
劉石看了一下,也覺得這兩少年可憐,上前道:“師傅!這裏離範縣隻有幾十裏,不如讓上他們去劉真那兒吧!在城裏總要好一點,我那裏還有點錢,多養兩個應是沒有問題。”
華佗把眼看向那少年。
少年一聽有人收留,激動地:“願意!願意!隻要有吃的,我做牛做馬都可以,我有力氣。”完又看向劉石。
那位少女聽有吃的,也是眼放金光。
劉石拿出幾塊洛餅及在一塊布巾上,順手在布巾上寫了幾個字,交給那少年道:“你拿著這食物,還有這塊布巾去範縣‘我有商鋪’找一個叫劉真的少年,他看到這塊布巾就會收留你的。你去吧!”
吳普在懷裏摸了下,也拿出幾塊洛餅道:“這幾塊你也拿著吧!路上省點吃,應能夠去範縣城了。”完還指了指去範縣城的路。
三人望著兩少年漸漸消失的背影。
吳普道:“師傅!這大漢朝是怎樣了?鄉民怎麼都不願意在自己的家鄉過活,都想走出來呢?還有這大賢良師為什麼要叛亂呢?”
華佗望著遠處,深深地歎了一口氣:“現在大漢朝,災頻,當官的又不為民做主。導致收成減少,各種苛捐雜稅又多。為了活命,逼得人不得不外出逃荒。外出求生不得,百姓不得不造反。
要是按大漢當年的那樣體恤百姓,輕徭役,薄稅賦,幫助百姓興修水利,百姓怎會造反呢?都是官府不作為,才導致這樣了。如今朝庭十常侍當權,賣官買官,那些當官的花了大錢,怎會不想法收回來呢?何況為了升更高的官又需要更多的錢,逼得官員們采敢更苛刻的方法去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