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同時憤怒地望著這人。
這人知道自己又錯了話,隻得站起來道:“好了!算我錯了!你們繼續吵,我走了!”
劉備利用鄉民中的老卒,剿滅了涿縣範圍內最大的一股山賊,縣令公孫瓚自然是高興。
這不光劉備是他的兄弟,更是因為這剿滅山賊的功勞還有他的一份。
公孫瓚將劉備叫來,好好地誇獎了一頓,是一定為他請功,還埋怨道,為何去剿賊時沒有通知他,讓他也去過過癮。”
在眾人讚歎劉備時,劉備卻攤上了一件最悲傷的事情。
劉備的母親因病醫治無效去逝了。
消息傳來,又諾得人們議論紛紛,其中那些士紳、豪門們議論得最多:英才出世必剋至親。你瞧!劉備剛出生時,就死了祖父。幾年後父親也病世了。現在劉家剛好點,母親也去了。”完搖歎息。
劉備找到公孫瓚提出辭職。
公孫瓚知道,自己這位賢弟曆來重視孝道,也不勸,隻囑托他注意身體,節哀順變,還親自去劉莊祭奠。
後來公孫瓚問劉備緝盜吏目可交何人,劉備道:“張祥不錯!”
於是張祥在協助劉備辦完喪事後接受緝盜吏目之職。
自母親去後,劉備為母守孝,閑時讀書練武,沉思這幾年的經曆,又有不少收獲。
劉毅見這個侄子越來越成熟,名氣也越來越大,隱隱露出不凡之處來,猛然記起當年那個卜卦之人所,“自己的兒子劉石在十五歲上有一劫,十分難過。但機五十,凡事四十九,留有一線生機。
模模糊糊有兩位貴人救助,不同的地點將會遇到不同的貴人,其結果也將大不同,未來無法算到。
建議劉石盡量在十四歲時往東走,十五歲時到東邊一位至親之處避災,那時遇劫,自會有貴人出現相救,不可錯過,否則後悔終生。
反複叮囑,一定要往東方至親之人處走。隻有那個方向會遇上貴人,其他方向都不行。貴人是誰無法知道,隻能是隱隱有一絲命在召喚。十五歲之後全部是黑的,看不到任何東西。一定要教育劉石多讀書,勤修武藝,心存寬厚仁義,不要急躁,多做善事,也許有意想不到的改變。”
劉毅想到這裏,“記起劉石已快十四了,這子這幾年跟隨他大哥四處遊蕩,和那賣肉的張飛在一起比試,武藝漸漲,連大哥劉備都這樣漲下去,再過一年連他都不是對手了。這樣一來,劉石更是練得起勁,心裏也升起了一股自傲之心,反而將讀書給忘了。按那卜卦者,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啊!”
想到這裏,讓人去喚來劉氏,又擔心將這些事給她聽後,她心裏著急,因此按下不提。
劉氏問道:“夫君!喚我來何事?”
劉毅道:“你大哥今年高壽了?你也是幾年沒回去了吧!”
劉氏眼一紅,低下頭道:“想來大哥雖大我不少,但與我最是相親,雖是庶子,無繼承家業之望,但我大哥為人勤奮,飽讀詩書,憑才學在郡中做一官,生活倒也無憂,對我更是溺愛。
後來大哥認識家翁,將我許配給你。
我今年都四十有五了,算來大哥快六十了吧!兗州離幽州路途遙遠,自來到幽州之後,隻回過三次。
唉!都不知大哥怎樣了!去年來信身體漸差!明年想做一個壽,隻怕我們又無人可以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