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試製軍船(2)(2 / 3)

聽聞趙嫣開口,趙昀隻是轉頭瞪了她一眼:

“閉嘴……朕讓汝開口了嗎?”

“是……”趙嫣急忙低下了頭,不敢再吱聲……這時候,在李毓之的指揮下,表演完擲彈筒射擊之後,火器組的十餘名士兵開始上前,對著預先設定好的靶子舉起了火槍。

“準備,放!”

“砰砰砰……”

“好……全部命中!”宋朝官員都不由得歡呼了起來……趙嫣雖然不敢再說話了,但是她也欣慰地笑了笑,接下來,隻要再為大宋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和空軍,大宋就有了稱霸天下的資本。

“王先生,如今可否與我大宋議和?”有了這些火器撐腰,趙昀躊躇滿誌地看著台下威風凜凜的將士們,似乎有意無意地問坐在一旁的王檝……而當年向趙昀提出什麼要大宋割讓長江以北全部疆域,稱臣納貢的王檝早已沒有了前一陣的飛揚跋扈,取而代之的是他被宋軍的氣勢如虹嚇得魂不附體,麵對趙昀的咄咄逼人,王檝隻得連連附和道:

“所言極是,所言極是……”

“望王大人回去轉告貴國大汗,盡快議和休兵,於兩方都有益無害……”

“是是是……”

這次,大宋軍隊在蒙古使者麵前可謂是大大露臉……其中最大的“功臣”朝廷上下都心知肚明,那就是尚宮局女史趙嫣。要不是她設計了這些新式火器,恐怕這次談判就是另一個結果了……前兩次和談王檝都提出了要宋朝割地賠款的談判條件。要不是這次他被新式火器的威力給鎮住了,真不知他還會耍什麼花樣……因此,鑒於趙嫣為大宋爭取到了不少利益,趙昀下旨,將宮內的一處小型園林——繡春堂賞賜給了趙嫣。

九月初六這一天,為了製造速射炮的炮管,李毓之匆忙來到了軍器監的禦前軍器所。此前,出於巴結賈似道的需要,李毓之在沒有詢問蕭媞的情況下就不拿走了她留下的珠寶首飾……不過他也發現,最好的東西已經給蕭媞拿走了,而蕭晴在出走時則帶走了蕭媞的唐式公主禮服和金簪玉簪以及其他名貴首飾。

有錢能使鬼推磨,或許蕭媞留下的那些“次品”在23世紀的確不算什麼,但是對於李毓之來說,拿這些去獻給賈似道已經夠了……果不其然,賈似道很快就覺得李毓之是個可以拉攏的人,因此就沒有再怎麼去阻止他去製作什麼炮艇和速射炮。

“李大人……這是我等按圖上所示製作的炮管……”

“是嗎?本官看看!”李毓之跟隨著工匠走到了一根炮管麵前,他仔細地俯下身觀察了片刻就發現,炮管裏根本就沒有膛線,而且炮管質量看起來也是異常粗糙,簡直就是一把普通的鐵火銃。

“哎……錯啦,我何時叫你們這麼做炮管的?”李毓之不動聲色地拿起了沉重的炮管,將其“咣當”一聲扔在了地上:

“過來,我教你們該怎麼做!跟我去臨安府郊外去看看吧!”

“是!”

這時,李毓之開始感覺把蕭晴給趕走並不是一件好事,雖然從她的言語可以知道她的智商並不是很高,但她畢竟也在二十三世紀生活過,對她來說造什麼炮管應該不是多難的事……事到如今,李毓之他也隻能麵對著這些宋朝工匠,去花費更多的經曆去做本來可以很容易完成的事情。

在臨安府附近的富陽縣郊外,不知什麼時候搭起了一座土高爐,更巧的是土高爐剛好被建在了風景如畫、綠樹成蔭的浙江(即富春江)附近,顯得多少有些大煞風景。

“這是水力機床……等會我要用此物來製作炮管……”李毓之把所有的工匠都帶到了水力機床前圍成了一圈,這是他好不容易才設計出來的……至於能否用於刻畫膛線,李毓之本人就不得而知了。

機床這東西宋人當然沒有聽說過,不過宋人對於新事物可以說是很感興趣……很快工匠們就七嘴八舌地開始議論起了眼前的這種新工具。

“好了,現在就先準備煉鐵吧……”

“是!”

工匠們按照宋代煉鐵的方式首先把鐵礦石和廢鐵丟進了高爐內,並很快點燃了爐子內的煤炭和幹柴……在火焰的刺激下,爐內烈火熊熊,過了兩個時辰鐵水終於開始出現了。

“快快快……加柴!”李毓之指揮工匠打開了水力鼓風機,開始往爐內吹進新鮮空氣。與此同時他也點燃了在通風口下的柴草以加熱空氣……過了半個時辰,眼看火候到了,李毓之又讓人把預先準備好的幾車木炭給加進了高爐內部,在高溫中,鐵與木炭發生著反應……按照李毓之的估計,隻要鐵水中含碳量達到了0.6%左右就可以做小炮了。反正他要造的並不是什麼巡洋艦的大口徑艦炮,而隻是炮艇用的小口徑炮。

“加入銅!”

“是!”

“模具準備……”經過了一天一夜的忙碌,李毓之等人終於等到了最關鍵的時刻,按照鑄造青銅器的濕蠟鑄造法,工匠們將鐵水徑直引進了模具之中。待炮管初步成型之後,又將其移到了水力機床之上開始小心翼翼地刻畫膛線……

“把剩下的鐵水也引出來……我還有妙用!”

靠著農家使用的石磨,李毓之輕而易舉地做出了一套簡易的軋鋼設備,他的設計是將一個較小的石磨用粗壯的樹幹給吊起來,而在下麵則放上了一塊大石板,在兩邊還有木質的走廊和簡易的支撐架,以便於工匠拖動石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