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符籙在這個地方顯然是有其功用的,老道雖然還不知道具體是幹什麼用的,卻是非常細心的將外圍這一圈損壞的部分補全了,忙活完以後就是一天過去了,老道心中不由萬分欽佩這位畫符的前輩高人。
因為真正的道家靈符,可不是簡簡單單的隨手畫,那是要用精氣神去溫養的,呼吸、注意力、力道、筆法等等,但凡一個地方有差池,那畫出來的就是廢紙一張,沒有任何神奇功用。
以老道的功力,憋足了勁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中場還得休息,一天也就能畫兩次符籙,一次畫十幾張就是極限了,這還是畫,可是這個由符籙構成的陣法,卻是刀刻上的,還一口氣刻了八十一個符籙,還要組成陣法,這個難度老道自問是拍馬都不及其萬一。
是以即使是修補,也足足花了一整天的功夫。隨後的幾天裏,老道便一直在這個老廟裏探究,早出晚歸,甚至不歸。最終,功夫不費有心人,老道轉悠了兩天,居然在神像底座下發現了一條地道。當下吹燃了火折子,點燃了火把,下到了其中。
這條地道非常的深,往下走去,全是人工開鑿的痕跡,由青磚鋪就的路麵,一直蜿蜒了幾十米,走到青磚鋪就的路麵盡頭,便全是岩洞。
南方地區多水,岩洞裏全是幾米長倒掛著的鍾乳石,水滴一滴滴的往下落著,發出“滴答滴答”的聲音,拿火把一照,那些奇形怪狀的鍾乳石便散發出絢麗的光彩來,這種地形,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又走了十幾分鍾,青玄子估摸著差不多到碧龍湖那個水平麵了,再往下走了兩分鍾,便沒有路了,隻見到了一灣小水潭,水潭大概十幾米方圓,從鍾乳石上滴落的水珠都彙聚到了潭裏。
伸手挽了挽潭水,青玄子隻感覺冰寒刺骨,扔下一顆小石子,發出“咚”的一聲響,可見此潭頗深,老道結合之前的發現,判斷此處定然有天大的秘密,說不定是什麼前輩留下的道藏呢。
老道心想既然發現了這處秘密所在,豈能入寶山而空回?總得撈著點什麼才好啊,想罷也沒猶豫,淩空一劃,掏出張避水符,貼在胸口處,便縱深躍入潭水中。
潭水足有二十幾米深,老道摸黑遊了幾分鍾,才隱約摸到了一個漆黑的洞口,按經驗來說,這應當是一個凹形的水潭,兩頭是通的,水壓使兩頭的水麵處於同一平麵上,進入洞口往上遊就能見著另一頭的陸地,當下也沒什麼好猶豫,摸著洞口的石頭,便往上升去。
果然,此處的確就是凹形的,往下遊很慢,往上遊卻是很快,短短幾十秒,青玄子便摸到了岸邊的石頭,一骨碌的爬到岸上,吹燃火折子,抬眼打量四周。
周圍也是同樣的結構,全是巨大的鍾乳石和岩壁,和自己下水那頭的景觀沒什麼區別,正自失望呢,心中便是一悸,這感覺也不知道是哪來的,隻是人老成精,到了青玄子這個歲數,對於很多危險的事物能自然的感知。
老道急忙捂滅了火折子,趴在了地上,再次抬眼向四周望去,這一望,景色便完全不同了,隻見十幾米遠的一處岩壁上,正亮著兩個半米長的橢圓燈泡。
老道正納悶這燈泡哪來的呢,耳邊就聽得一陣悉悉索索的聲音,隨著聲音逐漸變大,那橢圓燈泡居然漸漸變成了圓形,老道看得不禁叨咕道:“燈變大了?道爺走南闖北幾十載,卻也聞所未聞啊···”
話音剛落,異變突生!老道隻感覺有一物正朝著自己極速飛來,那速度快得都將空氣擦出了“呼呼”聲。
連忙往旁邊一滾身子,避讓過去,再次抬頭看去,十幾米遠處那兩個‘燈泡’突然放出了炫目的黃光,就著黃光再去望那周邊的景色,這一望,真真是三魂六魄被駭跑了兩魂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