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5章 百舸爭流(2 / 2)

以往的漁民,深夜出海打個魚,點油燈都要算計著,哪裏會像現在這般舍得。

“自此以後,隻怕兩江的官位都會成為肥差。”古灸也是望著遠處的燈火。

原本江南就是富庶之地,官員們都是擠破頭想要爭相而來,溫亭湛這麼一搞,兩江的富裕現在還不顯,但不出五年,必然要領先江南其他之地。

“能者居之。”溫亭湛倒不以為意,“其實真正有能者更願去貧瘠之地。”

隻有貧瘠的地方才能夠做出更顯著的政績,富庶的地方能力稍微一般的人,最多就是無功無過。

“允禾說的極是。”古灸頷首,這些年來他去了不少地方,什麼樣的人都算是見過,有時候越貧瘠的地方,反而為官者越清廉,說到這裏古灸突然想到一件事,“你讓我為你收集各地的風土人情,甚至連地理勘察也不放過,你這是要做什麼?”

他每到一個地方,溫亭湛都讓他抽時間將當地的人文習俗畫下來,甚至連農務田地都不放過。

“你猜不出來?”溫亭湛給夜搖光剔了刺,將鮮嫩的魚肉放到她碗裏。

古灸已經見怪不怪,他的目光突然發亮:“你是否想要印為書籍?”

“嗯。”溫亭湛點了點頭,“我個人能力有限,也不知道有沒有那個機會去把萬裏江山的每一寸土地走一遍,我想通過你將我沒有去過的地方風土人情抒寫出來,梳理一些針對當地環境風貌治理應對的政策,務農並非我強項,我打算去請教一些戶部前輩,集各家所長。希望能夠幫助日後初到貧瘠之地,無從下手的年輕一輩。”

“這本書你要抒寫出來,那是一本巨作啊,涉獵太廣,你得費時多少?”古灸驚歎。

“我豈能有三頭六臂?”溫亭湛輕笑道,“翰林院那麼多學士用來做什麼?這事兒我已經上奏陛下,陛下也是分外讚同,我這裏是收集,你們就是幫我的收集者,翰林院的人就是整理者,大家分工幹活,如此才能夠不累。”

“出書傳世,還是這等巨作,你就這樣把功名讓給了翰林院?”饒是古灸心胸開闊,也覺得溫亭湛這氣度未免太廣。

“這世間美名何其多?總不能讓我溫允禾一人占盡?”溫亭湛卻不甚在意,“況且,日後傳頌的是誰有多重要,受惠於民才是實質,而且我身上的名頭也不在多這一個。倒是翰林院的學子,若是潛心進去,不論是為了日後書作問世的名聲,還是真心熱衷。我想,他們因此而深入了解那些貧瘠之地的艱苦,外放之後都壞不到哪兒去,讓出一個名頭,可引出如此多熱血報國之士,何樂而不為?”

古灸深吸一口氣,站起身對溫亭湛崇敬的作揖:“允禾,如你之人,哪怕是百年出一個,也是天下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