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夜搖光還是被溫亭湛拉到了緣生觀的藏書樓,道觀內的藏書自然大多與道教有關,緣生觀的觀主是個非常隨意的人,那些術法啊,陣法啊的書籍都沒有單獨藏著,也不限製他們進入,夜搖光看得倒是津津有味,而溫亭湛所翻的自然與她不一樣,而是一些道教有關的人物傳記,道門法寶典籍,道門曆史典籍等等之類的東西。
翻了好幾本的夜搖光,驀然間抬頭就見溫亭湛正捧著一本《十方寶典》認真的看,好一會兒都沒有翻篇,夜搖光就輕手輕腳的湊上前:“你在看什麼?”
“你看這把劍。”溫亭湛將書往夜搖光的麵前挪一挪,“像不像那夜,被人從洞府內取走的劍。”
“伏世寶劍?”夜搖光從溫亭湛的手中將書籍接過來,她仔細的看了看關於伏世寶劍的記載,“劍飛驚虹,聲影全無,湛然如墨,勢若青龍,上刻古篆:伏世……”
看完之後,夜搖光合上書:“對,就是這把劍。”
當時雖然也是夜間,並且隔得還有點遠,但是夜搖光卻清楚的看到了劍身反光處有伏字,再結合詳細的描述,夜搖光非常確定絕對是這把劍。
“你看這柄劍在上麵最後的記載乃是三百年前一位虛穀真人所有。”溫亭湛細長如白玉雕琢而成的手指點在那一行小字,隨後又從旁邊抽出一本書,迅速的翻開到一頁,“這位虛穀真人我適才翻閱到,他出生五百年前的前朝,他於書中最後的記載,便是三百年前於泰山得到伏世寶劍,從此之後銷聲匿跡。”
“你的意思是洞府內之人很有可能是虛穀真人?”夜搖光瞬間明白了溫亭湛的意思,那位虛穀真人兩百多歲修煉至大乘期,最後選擇昆侖山衝擊渡劫期,也是非常的合情合理。旋即反應過來,問道,“你就是來這裏,尋找洞府主人的蛛絲馬跡?你認為洞府內的圖案,可以在他的身上尋到答案?”
“答案未必,但線索總是有。”溫亭湛笑道,“這是人之習性,就好比我們得到一件心愛之物,需得為它取名,若非與事物本身息息相關,便與我們自己的喜好相關,後者更偏重。”
夜搖光聽著不由點了頭,她讚同這個觀點,因為她也是這樣的人:“那你有找到線索麼?”
溫亭湛神秘一笑,將書收好放入原來的位置,拉著夜搖光就回了他們的屋子,然後展開了那一副圖:“你等我一個時辰。”
接著溫亭湛低下頭,他一邊研磨,一邊看著圖紙,等到墨研好之後,就蘸墨,用極細的筆尖輕輕的在圖紙上點了起來,他下筆的速度很快,明明那麼多的圓圈,夜搖光看了他點的是每一個圓的中心點,他看得非常準,完全不受其他交疊的圓影響,彷佛他看到一個就隻有一個,周圍是空白一片,這樣的自動排除幹擾模式,讓夜搖光震驚。
夜搖光的目光隨著溫亭湛的筆尖,都無法排除幹擾,看了一刻鍾她就眼睛疼,腦子裏除了一個個圓什麼都沒有,伸手捏了捏鼻梁,她默默的移開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