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知州太守升為吏部尚書(2 / 2)

於是他麵上的笑容更深了,陰測測地在一旁說道:“因為子女忤逆連累,仕途受阻的官員可是不少。那前朝宰相獨孤恩不就是個最好的例子嘛!”

前朝獨孤恩出身世家,一入仕途便如徒登青雲,加官進爵無不落下。

可偏有一對極不成器的子女,而後有人因嫉妒獨孤恩,便在他子女身上做文章,誰知先帝竟將獨孤恩治了一個治家不嚴的罪名,這罪可大可小,端看上位者自身的心態,也是獨孤恩樹敵太多,久而久之便被先帝冷待了下來,奪其宰相之權,將其貶為庶人。

這些事情熟讀經史的許莫護又怎會不知,他曉得的可比劉瑜這小人知道的多。那獨孤恩被貶庶人,導火索雖是因為他那一對不成器的子女,旁因也不是沒有的,隻是……他想了想,也覺得該對那孽女要更加好生管束一下了。

劉瑜將許莫護麵上的神情看在眼中,瞧他臉上一時陰晴不定,也曉得他必然不快活了,逼仄的心思一下輕鬆了不少,奸笑道:“那雜家就先上路了,許大人也好生收整府上。”說罷,劉瑜便帶著一眾侍衛離開了許府,往京城的方向去了。

大廳裏的氣氛頓時沒了剛才那般壓抑,一個個的笑的似朵花兒一般。

“娘,日後我們也要去京城麼?”說話的人正是二老爺許莫林的大女兒許若白,模樣生的嬌俏,一身鵝黃衣衫,好似三月春杏一般,美得十分嬌嫩溫柔。

她身旁一墨綠錦衫的美貌婦人輕拍了拍她的手掌,語調溫柔道:“端看你大伯和父親的意思,那京城雖然繁華,可規矩也是眾多的,有好也有不好。”說話的人便是許若白的母親,如今掌執著許府中饋的二夫人劉氏玉蘭,。

“二嫂這話說的就不對了,我們府上的姑娘都是讓人教導過規矩的,那怕是去了京城也不會被人笑話的。大哥這回擢升上京,我們闔府自然也要一同跟去的,沒得讓外人徒說些閑話。”聽這語調尖酸,也知道這人是許府三夫人許三爺的妻子王月了。

王月這麼說自然是怕許莫護搬家上京落戶不帶他們三房的人,畢竟大房二房都是嫡出,一個娘胎裏跑出來的。

而他們三房隻是庶出,關係本來就不太親熱,若是不帶他們三房的人上京也無可厚非,向外頭說道都是他們三房沒理的。

可在京城落戶,那又跟外頭的官眷是不一樣的地位了。京城那是什麼地方,天子腳下,最靠近皇城的地方,像王月這樣一心攀附追求榮華的人自然無比向往。

劉玉蘭本來就是官家小姐出身,又是工部侍郎的女兒,出嫁前都是在京城裏待過的,她對落戶京城到沒有什麼熱衷的想法,隻是她不喜與王月爭嘴,道了一句:“我還是那句話,端看大哥和二郎的意思。”

王月曉得她的性子,也不與她多說,轉過臉十分熱忱的看著許莫護。

許莫護原本也沒想著撂下三房,便道:“行了,你們也回去好好收整一下各房,過幾日一同上京,宜早不宜遲。”

王月聽了,那一張本算不得十分美貌的臉更是起了不少的褶子,笑嗬嗬道:“是了是了,那我們現在就回去收拾收拾。”

說罷,王月挽起她親女許思白的手便要離開大廳,她們身後還跟著一身粉衣的女子,她也是三房的姑娘,名叫許悠白,隻不過是個庶出,自不得王月的喜愛。

瞧著許三爺還杵在原地一動不動,王月轉頭瞪他一眼,他便是屁顛屁顛跟了過去。

三房的人盡數離開,這大廳上喧鬧的聲音自然也被帶走了。

隻聽安靜下來的大廳裏一道略沉的聲音:“先去把我那孽女尋回來再說!”

聽了許莫護的話,一眾的許府小廝便是魚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