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帝國成立之際,係統也融合世界意識完畢,擺脫種子形態,步入生根發芽形態。
錢如懷站立無限芥子空間的無限深處,頭一次看到係統或者說萬界地圖的真容,就在幾分鍾前還是一顆發著九彩光芒,表麵布滿地圖經緯線的種子形態,現在下麵長出兩根須根探入虛空之中,隨著顫動不知吸收到什麼,兩根須根無數次的碰撞中,發出耀眼的白光。
再看種子向上向上延伸,白嫩的莖上布滿經緯線,伸展出兩枚嫩芽,碧綠晶瑩如同上好的翡翠。進入虛空之中就像通了電一樣,電光閃爍,每次閃爍嫩芽消失的時候,同樣的位置都有一個星球的虛影出現。
係統融合水滸世界的世界意識整整用了半個月時間,要知道生化世界除了二十四小時的吞噬點融合,根本沒有事後融合的說法,而水滸世界不同於生化世界,是典型的三位一體,就是天界,地界,人界,這是高級世界的標配,之所以事後融合用去半個月,就是為了繼續融合天界地界。
本來以係統現在的弱小,根本不可能做到全部融合,但係統重啟之前,錢如懷來這個世界做任務的時候,這個世界的天界地界的神靈已經被上任宿主派來的人全部殺的殺,收的收,後來上任宿主死亡,這些神靈因為奴仆契約的關係也死了,致使天界地界空有軀殼,根本沒有神靈,這才讓係統撿了個便宜。
作為係統的主人,天界和地界也成了錢如懷的囊中物,剛剛成立的大晉帝國以後要向大晉神國發展了,不過這個目標很遙遠,天界地界還用不上,隻能留待以後了。
係統擺脫種子形態,進入生根發芽階段,是需要選擇發展形態的,發展形態按照形狀可以分為藤蔓形狀,大樹形態。
兩個各有優劣點,藤蔓形狀攻擊性強,每次隻針對一個世界,宿主隻需守護好吞噬點即可,缺點是太過剛強,認準一個方向不回頭,往往還沒吞噬,就會引起世界意識警覺,很容易引起其他世界意識反噬,群起而攻之,舉個例子,比如吞噬鬥破蒼穹大世界,隻要力量足夠,這個大世界的意識沒有太大抵抗之力,但不要忘了,這個大世界並沒單獨存在,還和大主宰世界相關聯,哪裏的世界意識很多,很容易打草驚蛇,被群起而攻之。正應了那句話,剛者易折。
大樹形狀講究潤物細無聲,任何一片葉子都可以暗中吸收任何世界的能量,達到不知不覺融合的目的,宿主不必守護,有時候甚至不需要做任務,隻憑借係統本身就可以融合世界意識,當然大部分時候,宿主還是需要協助係統做一些任務,缺點是葉子越來越多,意味著任務也會越來越多,最終很可能和上任宿主那樣完不成任務被抹殺掉。
錢如懷思索再三,又知道係統發布任務一般和吸收度(吸收世界意識能量程度)有關係,最終選擇大樹形態,雖然以後會有許多任務,但絕對不會造成上任宿主那樣的悲劇,因為在孵化狀態開始之前,葉子吸收度是可以設定的,如果提前沒有設定,肯定就會和上任宿主一樣杯具,現在設定吸收度可以自由控製,以後任務多少完全就在自己控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