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關並不是被袁紹攻下來的,而是董越主動開關投降。WwWCOM董越與董卓同族,卻不同心,更不願意替董卓充當炮灰。眼看著董卓一把火燒了洛陽,他才不願意傻愣愣地幫董卓守著虎牢關。
留守虎牢關的另外兩人中,宋果當然跟著董越走,但張濟卻是董卓的心腹,實際上也是董卓派到虎牢關的監軍。董越要投降袁紹,必然要先除掉張濟。
就在董越派人送降書給袁紹的同時,他也調兵突襲了張濟所部。好在張濟頗為警覺,及時組織抵抗,又在親信護衛下殺出一條血路,退出虎牢關,往洛陽方向逃竄。
董越、宋果的家眷都在西涼,在他們安全轉移家眷之前,他們自然要嚴密封鎖消息,所以對張濟展開了無休無止的追擊。張濟見逃不回洛陽,竟轉而經伊闕關往潁川而來。潁川現在是衛旋的地盤,那就意味著戰火也將追著張濟燒過來。
虎牢關之戰打了大半年,臨近洛陽的潁川深受其害,常常遭到交戰雙方的劫掠。衛旋當然不會允許這類事情再次生,當即令徐晃、樂進引軍前去阻攔,又吩咐道:“若是碰到張濟,盡量救他一命。”
在董卓手下將校當中,衛旋最先接觸的就是張濟。曾經有一段時間,張濟還做過衛旋的手下。盡管張濟的武藝比不上徐晃、樂進甚至臧霸等人,但衛旋比較念舊,倒也不希望張濟就此死於非命。
當然,衛旋現在的重點還是穩固豫州的局勢,這些事交給了徐晃,他也就暫時拋在腦後。在譙縣停留兩日後,衛旋返回了平輿。此時,孫策也已經先後攻陷了梁國、沛國,但袁術卻已經一路北上,投奔袁紹去了。
袁術的去向其實早在衛旋的算計之中,他安慰了孫策一番,又將陳國、梁國、沛國皆改為郡,挑選襄陽蔡家、潁川荀家和郭家子弟,分別擔任徐州五郡的太守,同時派魏延整頓豫州境內兵馬。
至此,衛旋掌控了荊、揚、徐、豫四州,擁兵二十五萬,已經隱隱有了可以和董卓平起平坐的實力。當然了,董卓手下多騎兵,這卻是衛旋所統領的楚軍一大劣勢。因此,衛旋暫時還不想跟董卓翻臉。為了獲得更多戰馬,他隻能將目光放在了同為北方的幽州。不過,要想攻打幽州,就必須先攻取青州、兗州、冀州。
就在衛旋摩拳擦掌,準備再大幹一場的時候,郭嘉卻勸道:“主公切不可於此時用兵。”
衛旋奇怪道:“為何?”
郭嘉拱手道:“秋收將至,主公若於此時用兵,必致田園荒蕪,百姓生活無著。如此,縱奪其地,亦失民心。”
衛旋撫額道:“若非奉孝提醒,孤幾忘矣。傳令諸軍巡視鄉裏,剿除匪患,勿令擾民。遇農忙時節,可助其農事。”
在這個年代,沒有人比衛旋更清楚什麼叫做子弟兵,什麼叫做軍民一家親。他讓手下的軍士幫著老百姓幹農活,自然能夠得到老百姓的擁護和愛戴,這是經過後世實踐檢驗的。老百姓認可了這支軍隊,將來這支軍隊征兵、征糧才會更加方便。
郭嘉出身士族人家,反而不明白這些道理。他雖有遲疑,但是出於對衛旋的信任和崇拜,還是拱手道:“屬下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