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旋吃驚道:“蔡家乃襄陽望族,其女豈得為妾,昭姬休誤!”
荀采也是望族之女,聽了衛旋的話,不由滿麵羞慚。
蔡琰有些抱歉地看了荀采一眼,正色道:“郎君現為荊州之主,卻子嗣不盛,女荀、貂蟬侍奉郎君多日,皆無所出,瓊妹卻乃宜子之相,此其一。蔡家乃襄陽望族,與郎君結為姻親,可為郎君之助,此其二。若是蔡家不允,妾身願以位讓之。”
衛旋怒道:“休得胡言!”
蔡瓊是蔡瑁的妹妹,曆史上做過劉表的後妻,極受劉表寵愛,自然也是個美人,但才幹品性卻比蔡琰差得太多,衛旋怎麼可能讓她做自己的正室夫人。至於什麼宜子之相,無非就是屁股大一點罷了,那根本明不了什麼。如果不是衛旋自己不想再要孩子,早就把荀采和貂蟬的肚子弄大了,哪用擔心什麼子嗣。
蔡琰卻笑道:“妾身當然不用讓位,瓊妹甘願為妾,蔡家亦已允之,隻等郎君擇個吉日,迎她過門即可。”
衛旋正準備再些什麼,入畫又來報道:“老爺,張棟張大人從潁川歸來,正在前廳求見。”
張棟潁川之行關係到衛旋招攬人才的大計,衛旋也沒時間再和蔡琰在這裏討論兒女情長,便狠狠地瞪了她一眼,道:“真是胡鬧!為夫有要事去辦,回來再和你算賬!”
荀采看著衛旋匆匆而去的背影,有些擔憂地道:“姐姐,老爺好像生氣了。”
蔡琰跟衛旋生活的時間最長,對他最為了解,隻是搖頭笑道:“無妨,盡管依計而行便是。”
……
前廳,和張棟一起到來的還有兩個人,一位是水鏡先生司馬徽,一位是潁川書院的學生戲辯。戲辯字誌才,在曆史上也是最早輔佐曹操的謀士之一,深得曹操器重,隻是體弱多病,不幸早亡。
衛旋沒有看到荀彧、郭嘉等人,詢問之下,才知道除了陳群到徐州刺史陶謙手下做了一名掾吏,其他人都往河北投奔袁紹去了。戲辯因為身體羸弱,害怕北方苦寒,這才留在了潁川。
盡管荀彧、郭嘉都投奔了袁紹,但是看到司馬徽和戲辯二人,衛旋還是非常高興,道:“荊州正是用人之際,就請戲兄留在州牧府,早晚幫衛某出謀劃策,兼管文書諸事。”又道:“數日內,襄陽書院亦將建成,若司馬先生不棄,還請司馬先生主持一二。”
戲辯自然情願,連忙拱手應諾,對衛旋改以“主公”相稱。
司馬徽卻歎息道:“老夫本不欲背井離鄉,奈何兵連禍結,董卓與關東群雄之兵,時常侵擾鄉裏。若非大人當年進言修繕城牆,便是郡城也住不得了。縱然如此,城池早晚不守,書院學生亦各自散去。老夫此來襄陽,實為避難,隻要大人賜一安居之所便可,何敢更言書院主持。”
衛旋一聽,就知道這老先生算是答應了,隻不過礙於麵子還有些遮遮掩掩。他不由笑道:“有二位相助,衛某喜不自禁。來人,備酒宴,衛某要與二位一醉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