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白馬之會(1 / 2)

洛陽白馬寺始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為佛教的釋源祖庭,??此開佛教開宗立廟之先河。Ww W COM出洛陽城東二十餘裏,古木參掩映中,一派寶刹莊嚴,馬車在顛簸中停了下來,楊柯撩開了車簾,看見了青瓦紅牆,山門的匾額上大書“白馬寺”三個字,字體蒼勁雄渾。

車門從外麵吱呀一聲打開了,丫鬟串兒站在車門邊:“公子趕快,娘娘在催了。”

楊柯“哦”了一聲,鑽出了馬車,地麵新鋪過的一層土,踩上去鬆鬆軟軟,楊柯想:“這就是自己前世聽過的淨水潑街、黃土墊道吧”。白馬寺沒有往日的人流攢動,戒備森嚴,門前是筆直站成兩排的宮廷侍衛。楊柯在丫鬟的帶領下邁步進了山門,早有一個宦官迎了過來:“公子請隨老奴來,娘娘候您多時了。”串兒止步山門之外,楊柯跟隨宦官一路穿廊繞柱,過偏殿入內院,一片竹林幽靜,鬱鬱蔥蔥,空靈鳥語,讓人忘塵脫俗。宦官做了個請的手勢:“公子請,娘娘在方丈之中。”

楊柯抬頭看,竹林盡頭,一間禪堂半隱半現,當是主持居所,也是迎奉貴客的所在。房門開處,一個貴婦人迎了出來,環佩玎璫,風姿綽約,楊柯心道:“這應該就是那位史稱婉嫕有婦德,美映椒房的皇後姐姐楊芷了。”但自穿越以來,楊柯往生的記憶裏自己和這位皇後姐姐已經有多年未見。

“柯兒,是你麼?快讓姐姐看看。。。。。。”楊柯還在猶豫中,楊芷已經碎步走了過來,拉住楊柯的手,從頭到腳細細打量個不停。楊柯叫了一聲:“姐。。。。”

“好、好、好,來,快進屋話,姐姐有幾年沒見著你了,前日爹傳信到宮裏你一見好,姐姐高興得齋戒燒香”。楊芷一邊,一邊拉著楊柯走進了禪堂。

方丈室內真正是方丈之地,一榻、一幾、一桌、一椅,榻邊立一佛龕,香煙嫋嫋,牆頭一幅字“燈明方丈室,珠繫比丘衣”,陳設簡潔,但窗明幾淨,古樸雅致。楊芷將楊柯按到榻前坐下,看不夠似的一遍遍端詳著楊柯。

楊柯往生的記憶中這個姐姐及笄離家,一入宮門深似海,經年累月難與家人見麵,倫隔絕,獨自一人不知曆經了多少宮廷險惡,直至被立為皇後,父親及兩個叔叔也深得皇帝寵信,權勢如日中,世稱“三楊”,由外戚而至權臣,均是父憑女貴,但楊柯此刻看到的楊芷不是皇後之尊,而是滿眼關切,親情流露的姐姐,不由得也被感動,難得的情緒外露:“姐姐,辛苦你了,咱家這麼多年靠你撐著,以後我來照顧你,照顧爹娘。”

楊芷入宮多年,早已修煉出城府,做了皇後更是儀態端方,起居行止無不穩重。饒是如此,聽到這個唯一的幼弟這番話,心頭一酸,萬千感慨堵在胸口,一句話也不出來。

姐弟二人正在唏噓之時,門口腳步聲響,一個寬袍大袖,腰係錦帶,氣度威嚴的老者走了進來,拱手行禮:“參見皇後”。

楊芷扶了老者一把:“爹,此處不是朝堂,隻有我們父子三人,免了這些朝儀吧”。

進來的正是二人的父親,臨晉候楊駿。

楊駿吩咐楊柯:“柯兒,你去門口看著,別讓人進來,我和你姐姐有要事相商”。楊柯應了一聲,起身出了禪堂。

楊芷目送楊柯出了房門,看著楊駿:“爹,您捎信柯兒一會狂躁得胡言亂語,一會整日枯坐不語,今日看似是大好了,醫官瞧著是什麼病因,能否根治啊?”

“醫官是外邪六因所致,節氣變化驟急,需要慢慢調養身體,急不得,上垂憐,你弟弟必有後福,你無須擔心”。

楊芷又問道:“今日我難得出宮,娘怎麼沒來?”。

“若非你傳話要見柯兒,連他也不會帶來,為父輕車簡從,就是要避人耳目,現在朝局微妙,暗流湧動,人來多了,恐事機不秘啊”三兩句寒暄之後,楊駿單刀直入:”擬定的詔書帶來了沒有?“。

楊芷點點頭,從袖中取出了一幅卷軸,遞給了楊駿,展開一看,楷書寫就的煌煌語:“昔伊望作佐,勳垂不朽;周霍拜命,名冠往代。侍中、車騎將軍、行太子太保,領前將軍楊駿,經德履吉,鑒識明遠,毗翼二宮,忠肅茂著,宜正位上台,擬跡阿衡。其以駿為太尉、太子太傅、假節、都督中外諸軍事,侍中、錄尚書、領前將軍如故。置參軍六人、步兵三千人、騎千人,移止前衛將軍珧故府。若止宿殿中宜有翼衛,其差左右衛三部司馬各二十人、殿中都尉司馬十人給駿,令得持兵仗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