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預見的是,這些次一級的公侯們在欣喜地買到了“精裝版”、“典藏版”紙牌之後,又會重複這一過程,他們很顯然還會邀請再次一級的人物去他們家中做客——這再次一級的人物同樣也是有錢人,他們同樣也是購買紙牌的主力軍,他們購買了紙牌無疑還會把這個過程再次循環下去。
於是紙牌這個東西在大明京城之中,就按照從上到下,地位從尊崇逐漸到卑賤的順序宣傳開,經過幾個輪次的循環之後,整個大明的有錢人基本上就全都可以知道紙牌這樣一種象征著身份、地位的商品的出現。
這種宣傳模式讓蕭木十分自然地想起了自己在自己後世現代社會的那種“發展下線”的感覺,隻不過除了最頂級的蕭木也就是皇帝之外,其他參與的人“發展下線”並沒有錢可賺,隻是純粹地為了滿足他們的虛榮心而已,而這對蕭木來無疑是個好消息,因為這相當於變相多了好多願意替他打廣告而又不要廣告費的人。
紙牌的宣傳已經基本上不成問題,隨著紙牌的名聲在大明有錢人當中沿著地位從高到底的逐漸擴散,用不了多久就會每個人都知道。所以蕭木已經完全可以開始著手紙牌的銷售工作了。
按照之前他和林檎的討論,他這個皇帝是萬萬不可以親自參與到銷售紙牌這種商人才會做的“賤業”當中,而蕭木作為皇帝最不缺的就是替他幹活的人——除了同樣不可能從事商人“賤業”的文官大臣之外,林檎還給蕭木列出了不少的選擇:廠衛、宦官、宮女等等。
但蕭木卻總是覺得,無論是廠衛還是宦官還是宮女的實際意義上就相當於是皇帝的家奴,這樣就都有些不太合適,因為他們很明顯就是自己這個皇上的人,讓他們去從事銷售紙牌的工作,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相當於是自己這個皇帝親自去做,而從事這樣的商人“賤業”無疑是會給崇禎皇帝的名聲帶來不好的影響。
而且可能是由於一直以來聽過了關於廠衛、宦官的重重流言傳,似乎這兩種人當中,貪財的人的比例比正常人遠遠要高出許多,把銷售紙牌這樣一個十分暴利的生意交給他們去做,蕭木也同樣有些不太放心,生怕原本應該是自己賺的錢反而被他們給中飽私囊了。
所以最後蕭木並沒有從林檎給他提供的這些選項當中選擇人選,而是想找一些不容易明顯地看出跟他這個皇帝有緊密關聯,而且為人厚道,不會肆意貪汙銷售款的人來做這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