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一章 天意(2 / 2)

“但現在的問題是,你連憑借個人喜好來判定的能力都沒有。”林檎也同樣十分嚴肅地指出了這個讓人失望的事實,“不然的話,你早就能決定該點誰作為狀元了。”

“就算這樣也不能讓來宗道他們來插手此事。”蕭木對於這個問題的態度確實相當的堅決,“這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評定狀元考卷的問題了,若是我把評定狀元的權力下放給了他們,那就表明了我這個皇帝缺乏能力,這對於我來講倒沒什麼,但對於崇禎皇帝的名聲和威信則是大大不利的。”——很明顯,蕭木又一次想到了崇禎皇帝的名聲問題,不讓崇禎皇帝名聲受損一直是他一貫的行事原則。

“你不是把處理國家政務的權力都大方地下放給了來宗道他們,到了這個時候卻反而又計較起來了?”這是林檎聽到了蕭木的分析之後腦中第一時間想到的,不過她並沒有把這句話出來,因為她也不得不承認,蕭木剛剛的法確實是有些道理的,作為穿越成為大明皇後的穿越者,林檎自然也不希望自己這個穿越者同伴的權力被架空,成為一個傀儡一般的人物——而點狀元無疑是極具象征性的一件事情,如果連這樣的事情都要臣子代勞的話,那蕭木這個皇帝的威信確實會受到很大的損失。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寧可讓蕭木自己胡亂點一個人作為狀元,都要比把臣子們找來詢問意見的辦法要好,畢竟不管怎麼樣,蕭木都是大明的皇帝,由他欽點的狀元就算文才一般,那也是皇上的金口玉言,沒有任何人會有意見,況且會回來,劉若宰和何瑞徵這兩名貢士的文才本來就不相上下,點了誰作為狀元都不是那種容易引來爭議的荒唐做法。

所以林檎也改變了主意,對於蕭木的法同樣持讚成態度,“不錯,大明版本的評委們,也就是閱卷考官把最好的這二十份試卷送到你這裏,他們的使命就已經完成了,後麵的事情自然不需要他們繼續插手。”

然後林檎繼續用鼓勵的語氣道,“既然如此,那就由你這大明的皇帝來做出最後的決定吧,不管你點了誰作為狀元,對那個人都將是下的隆恩,另一個人也同樣會心服口服。所以,你就大膽地決定吧!”

“可是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裏,我自己都不知道應該把哪個人點為狀元,就好像是讓什麼都不懂的人去評價《石潭記》和《醉翁亭記》這兩篇名篇到底哪篇寫得更好一樣,我根本就沒有那個功力和資格。”蕭木答道,不過他雖然著這樣的話,但林檎卻發現此時的蕭木目光十分堅定,並不是那種猶豫不決的狀態。

“所以,我打算按照古人的方法行事。”然後林檎就聽到了蕭木繼續道,“這種時候就隻好讓上來替我做出這最後的決定,到底點誰位狀元,一切就要看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