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對弟弟這方麵的興趣並不十分讚同,但畢竟眼下的場合並不適宜談論這個話題,所以兩個人也都是十分默契地沒有提起,隻是商量好了歸鄉的打算,然後便擇日告別王靜遠一家,踏上回家的路了。
事實上為了不讓自己熟悉的人看到自己大悲或者大喜的表情,宋應星兄弟婉拒了王靜遠一家一同前來看會試放榜的請求,選擇了兩人肚子前來,但知道了最後的結果之後,他們發現,自己並沒有感到特別的悲傷,尤其是跟身旁隨處可見的,因為落榜而嚎啕大哭的年輕舉子相比,他們完全可以算得上是“處變不驚”。
當然王靜遠一家對於他們這兩位有學問的客人的考試結果自然也是十分關心的,宋應星兄弟看過了放榜之後,也沒有心情在街市上閑逛,自然要回到王靜遠家中,把這個令人失望的結果告訴他們,同時向他們一家表達感謝,感謝他們這麼多以來提供的住所還有照顧。
隻是宋應星兄弟兩人走回到王靜遠家的門口的時候,便發現了王靜遠家來了客人,而且還是一個大人物的客人——因為停在王靜遠家的馬車一看就是價值不菲,而且王靜遠家的門口到處都是客人的隨從,警惕地盯著宋應星兄弟,生怕他們會闖進去行刺一樣。
當然毫無疑問,王靜遠一家能認識的尊貴客人,自然就隻可能有一個,那就是那個“蕭木公子”——宋應星時刻謹記著蕭公子的要求,對他實際是大明子的真實身份加以保密,所以現在宋應星看到了這樣的場景,頭腦裏產生的第一反應也是“蕭公子”,而不是“當今皇上”。
很明顯盯著宋應星兄弟,對他們抱有戒心的是一個錦衣衛番子,而且還是一個不太了解情況的普通手下——當然這“手下”也是相對而言,在場的任何一個“手下”,單獨走在街上都無疑是可以橫著走的人物,官府的人看到了都要給幾分麵子的這種。
很快這個對宋應星兄弟心懷戒備的“手下”就消除了他的戒備,因為他的上官認識門口的這兩個讀書人模樣的人。
“兩位宋先生,你們可回來了,蕭公子在屋裏等著你們呢!”話的不是別人,正是經常到王靜遠家蹭飯的胡雲,他對於宋應星兄弟自然是熟悉得很。
而且這次的事情,也正好成功地驗證了他的老搭檔,也就是楊韜之前的法——“指揮使大人把那個神神秘秘的差事交給了駱振興和張超,而不是咱們,是因為咱們有更重要的差事,那就是保護皇上。”
本來隻不過是楊韜拿來勸解胡雲的一句話,現在真的變成了現實,胡雲此刻的情緒自然是十分高漲,此前因為沒有得到駱振興和張超的那個神秘差事而感到不甘的心情早已經是一掃而空——畢竟他知道現在也不知道,這個法本來就是楊韜隨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