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三章 節日(1 / 2)

蕭木和林檎對於寄住在王靜遠家的宋應星兄弟到底有沒有考中的問題並沒有特別的關心,剛剛也不過是抱著好奇的態度在名單當中找了一下,既然宋氏兄弟不在這份名單當中,那就明他們的學識應該還沒有達到足以考上進士的程度,蕭木自然也不會僅僅因為他們跟王靜遠家相熟,跟自己有過一麵之緣的原因就對他們格外照顧。

而且以蕭木所掌握的信息來看,這次的會試過程總的來還算是幹淨透明,尤其是自己此前的一係列措施,更是把泄題作弊的可能性給遏製住了,至於考試結束之後的閱卷工作,蕭木覺得來宗道、楊景辰這些臣子還不至於在這種重大的問題上糊弄自己,畢竟大明崇禎元年還沒有過去,魏忠賢的前車之鑒還是很清晰的。

另外蕭木也有讓駱養性派人暗中打探,並沒有發現有什麼徇私舞弊的考官存在。所以,宋應星兄弟本來確有足以碾壓眾多考生,足以輕易考上進士的真才實學,但卻因為不公平的原因而導致落榜的可能性也是幾乎沒有的。

當然有一種客觀事實也確實存在,那就是這種以文章優劣來確定成績的科舉考試形式實在是有著太多的偶然因素,同一篇文章可能這個考官覺得很好,到了另一個考官手上可能就又覺得沒那麼好,所以,宋應星兄弟有著跟其他考生差不多的實力,但最後因為所寫的文章不受考官喜歡這種偶然因素導致沒有考中的可能性也是確實存在的。但這無疑本身就是科舉考試的一部分,自然也不能歸結到徇私舞弊這個範疇之中去。

總而言之,對於宋應星兄弟的考試結果,蕭木和林檎的反應大概也就是“哦知道了”這種程度,並沒有因為他們沒有考中而感到特別驚訝,或者意外。

……

第二就是華夏大地傳統的中秋佳節,不管此前蕭木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到了這個日子他都無法忽視皇宮之中到處都是的節日元素,很顯然就算林檎前些沒有跟蕭木提起過這事,蕭木早晚也能憑借自己的“實力”想起中秋節就要來的的事情——畢竟宮中這幾的點心都是以月餅為主。

這一跟他麼此前的計劃一樣,林檎這個母儀下的大明皇後把京城之中比較有頭有臉的王公貴族的夫人姐們請到了宮中,暢談“閨房之樂”——然後林檎和蕭木便發現,雖是“王公貴族”,但有資格稱“王”的人物在京城當中則是一個都沒有,事實上京城中此前最後一個存在過的“王”,正是蕭木所附身的崇禎皇帝本人,在先帝啟皇帝在位之時,他就是信王。

所以林檎這次請來的身份最為尊貴的也不過是國公這一級別的夫人姐,在京城之中的國公,最有頭有臉的就要數英國公張維賢和成國公朱純臣這兩位了。

這兩位國公的祖上都是當年跟隨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並且在靖難之役當中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張輔和朱能這兩位大功臣,他們跟明成祖朱棣的君臣關係自然是非同一般,否則明成祖也不會把國公這樣尊貴的爵位封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