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七章 名人(2 / 2)

至於王靜遠一家無疑就屬於“親朋”這個範疇,或者更加嚴格地,他們的身份不是“親”,而是“朋”,因為是來接參加考試的宋應星兄弟的。

貢院門口熙熙攘攘,最後一科考試每個考生交卷時間前後也不一致,有對自己十分自信,胸有成竹的,還有是已經喪失了鬥誌,覺得自己毫無希望的,這截然相反的兩種人往往會選擇提前交卷,而在考場之內堅持到最後一刻的,往往則是一些水平居中的考生。

宋應星兄弟很顯然就屬於這種水平居中的考生,因為王靜遠一家從下午的時候便來等著,知道傍晚時分,這一個下午的時間當中陸陸續續地有考生從貢院當中走出來——或是胸有成竹,或是垂頭喪氣,但王靜遠他們並沒有見到宋應星兄弟的身影。

終於考試結束的時間終於到來,大部分既不是那種超級自信,又不是那種超級失望的考生從打開的貢院大門中走出,一時間貢院的門口傳來了各種各樣關切的聲音——如果蕭木在場的話,會從這個場景當中找到不少自己曾經參加高考結束時候的感覺,或者這種場景就是從科舉考試的時候一直流傳下來的,隻是到了蕭木的那個時候,換了一個形式而已。

在到處都能聽到的“考得如何?”、“辛苦了,趕快回家歇息一番”之類的話語當中,王靜遠一家也在人群中搜索著宋應星兄弟的身影。

“宋先生在那邊!”第一個發現宋應星的不是別人,正是那個喜歡到處調皮搗蛋的趙棄病——很顯然他作為一個九歲的孩子,自然不可能比王靜遠他們這些成年人長得高,在這種到處都是人的場合之下,他的視野要受到極大的幹擾。

但他確實第一個發現宋應星的,這當然事有原因的,事實上,之所以能夠成為這麼一個“千裏眼”,是因為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沒錯,趙棄病此時正是騎在了魯大的肩上,由於本來魯大就比常人高大不少,騎在他肩上的趙棄病自然是“一覽眾山”了。

沒錯,既然作為鄰居,同時跟王靜遠一家的關係不錯的魯大也帶著梁過一起過來,畢竟科舉考試在他們這些大明本地人的眼中是十分神聖重要的事,這一段時間以來相處起來十分融洽的兩個江西士子到底考得如何,王靜遠和魯大他們也都是十分關心。

“大宋先生在那邊!”很快趙棄病又指向了另一個方向,示意宋應升的位置也被他給發現了。

終於,經過了一陣人群之中的擁擠和略微的混亂,王靜遠一家還有魯大他們終於跟宋應星兄弟會合到了一起,等眾人都簡單地從擁擠的環境中脫身出來,送了口氣之後,王靜遠便十分關切地問道,“兩位先生,考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