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有,這也是我沒有辦法靜下心來安心出題的原因之一,隻要想到明明沒有任何過錯,明明連續九次向朝廷上疏奏請發餉的畢自肅仍然有性命之虞,我雖然嚐試著去看《論語》之類的書本,卻又根本看不進去。”
“沒有消息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算是一種好消息。”林檎隻好這樣安慰著蕭木道,“最起碼在最新的消息到來之前,一切都是未知的,最後的結果還是有著各種各樣的可能,畢自肅就還有被救活的希望和可能。”
林檎的話讓蕭木想起了他後世的自然科學當中的一個經典理論:也就是“薛定諤的貓”的概念,但這想法也隻是在他的心裏一閃而過,他並沒有把這個出來給林檎聽——若是在往常,他是一定不會放過這個在林檎麵前炫耀的機會的。
“希望如此吧。”蕭木道,“我現在十分矛盾,越是沒有消息我就越是提心吊膽,越想趕緊知道畢自肅的情況到底如何了,但要是現在就要告訴我結果,我又有點不敢去聽,生怕最後是一個令人失望的壞結果。”
“你已經盡力了。”林檎道,“你穿越過來也並沒有多長時間,畢自肅連續九次上疏當中,至少前六次都是在你穿越之前發生的,這個問題也不是一兩,或許原本的曆史上畢自肅就已經是因此而死,而且這次你抄沒了範永鬥、王登庫他們的家財,最後還是及時地跟寧遠前線送去了軍餉,現在還沒有得到確切的消息表明畢自肅已經死了。所以,你已經做得足夠好了,沒有什麼再去自責的了。”
雖然林檎剛剛的隻是一個猜想,因為她對於原本曆史上這次寧遠兵變的結果是怎樣的也並不清楚,但她的猜測卻是跟真相十分吻合——那就是在原本的曆史之上,畢自肅就是因為這次兵變而死的。
“或許你的有道理,我應該看得開一點。”蕭木答道,“但是畢竟是一個奉公守法、清廉無私的官員就要因為朝廷的過失而很可能失去性命,而我作為大明的皇帝,一國之君竟然卻毫無辦法,隻能眼睜睜地見證可能的悲劇的到來……”
“大明的皇帝也不是萬能的,不然的話,大明又怎麼會滅亡呢?”林檎繼續道,“你已經把能夠做的都已經做了,這場寧遠兵變的善後已經很到位了,現在你能做的也就隻能是在心裏祈禱,希望畢自肅能夠挺過這一關吧。”
“這就是所謂的‘盡人事,聽命’吧?”蕭木答道,事實上這是在短短幾之內,又一個讓蕭木重新深刻認識和理解的熟語了,畢竟在穿越之前,蕭木根本沒有經曆過一個能讓他真正理解這些成語的事件和環境,而眼下的大明,則到處都是這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