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八章 對錯(2 / 2)

於是蕭木便默認了林檎的這個法,“還真除了一件事,而且這事雖然已經解決了,但還是讓我感到十分壓抑。”

“既然壓抑,那就出來聽聽,到底是哪裏讓你想不通了呢?”林檎問道。

“是這樣的……”於是蕭木便把袁崇煥的奏章內容,也就是關於寧遠兵變的前因後果,最後的處置方式,大概地給林檎講了一遍,然後總結性地道,“袁崇煥已經平定了這次的兵變,我也從內庫中撥了六十萬兩來補發寧遠將士的軍餉。”

“所以,至少跟浙江賑災和福建詔安的事情相比,這件事情已經得到了解決,那麼究竟是哪裏讓你感到壓抑了呢?”林檎繼續問道,畢竟蕭木剛剛隻是把整個事件描述了一番,卻沒有他到底哪裏感到壓抑。

蕭木於是開口問道,“這件事情讓我最為壓抑的一點就是,你不覺得整件事情當中,似乎並沒有哪個人是真正的過錯方嗎?或者,這件事情當中,似乎每個人所做的,都有他自己的道理,似乎每個人做的都對,至少並沒有什麼十惡不赦,喪心病狂的人物,然而最後卻造成了嚴重的後果……”

“那些聚眾作亂的士卒兵將,難道不是這次事件的過錯方嗎?”林檎反問道,“他們要是不作亂,又怎麼會有後麵那些嚴重的後果呢?”

“但是他們已經好幾個月沒有領導軍餉了,你能想象上班的公司幾個月都不發工資,還要讓你每辛苦地工作嗎?”蕭木也同樣反問道,然後繼續出了他的無奈,“所以,我不覺得這些作亂的兵將真的有什麼過錯;同樣,畢自肅也沒有什麼過錯,他已經連續九次上疏到朝廷要求撥銀發餉,但朝廷都沒有給予回應,作亂的士兵這才會把他綁起來問他索要軍餉,這已經不是什麼‘禦下不嚴’的範疇了;最後,朝廷管理錢糧的戶部尚書畢自肅,也沒有什麼過錯,畢竟畢自嚴是他的親弟弟,他給寧遠撥銀發餉也是合情合理,但他卻隻能坐視不管,最後還不是因為國庫根本沒有錢的原因嗎?”

“所以?”林檎問道。

“所以,整件事情,在我看起來,誰都沒有錯,但為什麼每個人都做得是正確的事,最後卻釀成了這樣的苦果呢?”蕭木看起來確實十分壓抑,這件事情,還有那個一直困擾他的倫理問題,似乎隨時都能把他壓垮。

林檎接下來的一番話,直接為蕭木道出了他這個問題的本質:“你是大明的皇帝,所以,你的身份就已經決定了,你在考慮問題的時候,不能關心‘對與錯’,而隻能關心‘治與亂’,不然的話,今後總是會有大把類似的問題來困擾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