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三章 貪墨(2 / 2)

“還好這隻是賑災,而不是真的打起仗來,不然的話,我估計你還真有可能幹出懷疑自家將軍,給敵人送上戰機的糊塗事。”林檎道,“既然你也不確定這超過一百五十萬兩的預算到底有沒有水分,那為什麼不把這次打算用來賑災的銀子分作兩半?先運一半的銀子過去賑災,若是夠用了,就明之前的預算有水分,後麵的一半也就不需要再運了,省下來的錢就可以用在其他地方了。”

“這倒是一個好主意!”蕭木也是眼睛一亮,不過又很快地暗了下去,“隻是如果沿途官員上下貪墨的事真的存在的話,他們是不可能讓先運過去的這一半銀子夠用的,最後肯定還會需要把另一半也運過去,好讓他們痛痛快快地貪墨個夠。”

“所以,這也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林檎也很罕見地推翻了自己的建議,然後繼續道,“其實歸根結底,這個問題就在於弄清楚賑災的時候到底會不會出現大肆貪墨的現象,或者隻要把這種貪墨的情況給杜絕掉,所有的問題就全都迎刃而解了,到時候先運過去的一半銀子到底夠不夠用,答案也就自然知曉了。”

“但是想要杜絕古往今來屢見不鮮的貪墨現象,又談何容易?”蕭木仍然十分低落,“那你有想到了什麼好辦法嗎?”

“這種存在了上千年的問題,我怎麼可能想得到辦法?”林檎也是幹脆利落地給出了一個令人失望的答案,“如果辦法真的那麼容易想到,就不會有包青陳州放糧的故事存在了。”

“這樣看來,這還是一個無解的難題。”蕭木難掩臉上的失望之情,“我現在能夠想到的辦法,就是派一個像包青這樣的人物,替我到浙江去監督當地的賑災,還有銀兩的花費情況”

“可是這個時代,哪裏有包青這樣的人物存在呢?整個明朝可以跟包青拿來相提並論的人也就隻有海瑞一個人,可惜他是嘉靖年間的官員,現在早已不在人世了。”林檎又給蕭木潑了一盆冷水。

“不過就算沒有包青這種人,但監督還是要監督的,總之派幾個都察院的禦史去浙江監督一下總歸是沒有什麼壞處的,都察院的設置,不就是用來監察百官的嗎?”蕭木答道。

“這也算是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可以分別地多派幾批禦史,讓他們各自前往浙江監察,然後在分別把他們看到的結果呈報給你,這樣好歹可以把最後的幾份奏報相互對比來看。”林檎又提出了一個改進的建議,“不過就算這樣,最後的效果也可能微乎其微,畢竟都察院的禦史跟那些想要貪墨的官員也都是科舉出身,相互之間還很有可能攀附上什麼座師、同年之類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