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八章 命題(1 / 2)

“可是我壓根就不懂經義文章,怎麼去點狀元?”蕭木又是雙手一攤,表示句子根本無法勝任這個工作。

“這也不是很重要,你大可以參考他們在會試時候的成績,然後根據你個人的看法和喜好做一個微調就好。”林檎答道,“而且,有道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讀書人寫的文章很難有一個嚴格的標準來判定誰好誰壞,兩個水平差不多的人,你點了誰是狀元,那誰就是狀元,其他人也都不會有什麼意見。”

“既然要參考會試的成績,那這個殿試終歸還是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嘛。”蕭木最後得出了這麼一個結論。

這一次林檎竟然破荒地點頭肯定了蕭木的法,“從某種角度來確實是這樣,殿試從單純的考試的標準去判定的話,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意義,畢竟參與考試基本上都已經能鎖定了功名,而且最後的殿試成績跟會試也不會相差太多。”

“所以那還要殿試做什麼?”蕭木自然而然地提出了這個問題。

“我的話還沒完呢。”林檎繼續答道,“殿試從某種意義上更像是走一個過場,但是這個過場對於你這個皇帝而言卻是大有作用,甚至可以整個科舉考試製度當中最最重要的一環就在這裏了,要是沒有殿試的話,整個科舉體係就好比是給其他人做了嫁衣。”

“為什麼?”蕭木又是自然而然地問道。

“我就知道你要問為什麼。”林檎則是胸有成竹,“沒有這個過場,那些新晉的進士就是會試主考官的學生,而有了這個過場,這些新晉進士們就是你這個皇帝親自點出來的,就是名副其實的子門生,你想想看,作為你這個子的門生,他們能不對你盡忠嗎?尤其是你點出來的狀元、榜眼、探花,但凡是個少有良心的人,怎麼都不可能忘記你的這份恩德吧?”

“所以,這個殿試就是一個收買人心的過場?”蕭木最後又得出了一個終極的結論。

“喂,這可是你自己要做的事情好不好,幹嘛要用‘收買人心’這麼難聽的詞?”林檎很顯然對蕭木的用詞昂達哦不滿,認為他還沒有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明明是國家的掄才大典,是給你選拔人才用的,怎麼到了你的口中就變得這麼功利化了呢?”

“嗯,你得對。”蕭木口中這樣答應道,但心中還是認定了,這個殿試的過程,本質上就是一個收買人心的過程,當然了,既然這是自己要做的,對自己有好處的事情,蕭木便打算不再用“收買人心”這樣的詞彙去形容了。

想通了這一點,蕭木終於開始提下一個問題了,“但是了這麼半,我還是不知道還怎麼斟酌著殿試的考題,大明的科舉考的是經義文章,難道我要出的考題就好比後世語文考試的命題作文嗎?”

“嗯,差不多吧……”林檎含含糊糊地答道。

“什麼叫‘差不多’吧?”這次輪到蕭木對林檎的回答不滿意了,顯然林檎的回答並沒有真正解答蕭木的問題,反而把蕭木弄得更加迷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