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四章 封賞(1 / 2)

在蕭木、林檎以及袁崇煥和王在晉等人的共同努力之下,來宗道的心態終於恢複如初,兩台之後順利地又重新回到了內閣理事,看起來其身體狀況並沒有受到明顯的影響,處理起政務跟往日也沒有什麼明顯的不同,隻是但凡涉及到遼東的事務,都要比以往更加關心留意了不少——這顯然是正常的現象。

在處理好了張家口那邊的案子之後,駱養性這一幹有功之臣也終於又回到了京城,每個參與辦案的錦衣衛都得到了相應的封賞,比如駱養性這個錦衣衛指揮使,就得到了一個左都督的官銜,聽起來甚是威風,而楊韜、駱振興和張超等立下大功的錦衣衛,也都被提拔成為了錦衣衛千戶——雖然他們都是錦衣衛年輕人中的佼佼者,但畢竟資曆還淺,在此之前都隻是百戶,這次直接跳過了中間的許多步驟,升為千戶,也是足以明他們此番的功勞不,更何況幾人都年紀輕輕,同時又簡在帝心,深得駱養性的器重,今後的前途肯定是不成問題。

至於胡雲,跟楊韜他們相比來就沒有那麼太好的運氣了。雖沒有直接參與查辦範永鬥、王登庫等不法商人的案子,也沒有火燒建奴糧倉,帶兵劫殺建奴營寨,但好歹也是在辦案過程之中受傷,而且還保護了王靜遠一家,從而揪出了王登庫的不少線索,怎麼也是有功的,因此他的賞賜比楊韜他們低了一個等級,被升為了錦衣衛副千戶的職位。

當然這次辦案當中還有一個人功勞很大,而且被駱養性多次提及為其表功,那就是張家口的錦衣衛密探宋棋,不過宋棋本人早就已經是錦衣衛的千戶,而且近年來放浪形骸,對於這類封賞並不是特別熱衷,所以在他的封賞問題上著實讓內閣還有蕭木費了一番功夫——最後在蕭木的拍板決定之下,下旨賜予了宋棋同進士出身,並委任他為張家口市舶司右提舉。

關於這個監督大明的商人還有蒙古部落之間的官到底應該叫什麼名字,這個問題也著實讓蕭木頭疼了好久,按照他的理解,這無疑就是後世的海關,但很顯然大明這個時空並沒有海關這個機構,經過了多方的了解,蕭木這才知曉,大明的類似機構名字叫做“市舶司”。然而知道了這個名字之後問題也並沒有得到完全解決,因為大明這個時候的市舶司顧名思義,就相當於嚴格狹義意義上的“海關”,也就是隻有有海的地方才有,很顯然張家口這個地方並沒有海,用“市舶司”這個名字也不是那麼的合適。

但最後蕭木還是用了“市舶司”這個名字,一來是因為他十分清楚,後世的“海關”也不一定非要真的在海邊,二來也是他不願破壞大明這個時空的衙門還有官職的名字,相比起自己胡亂取一個不倫不類的名字,蕭木還是覺得用大明這個時空原有的名字比較好一點。

由於原本就是打算讓宋棋負責監督大明商人和蒙古部落之間的交易,所以這個市舶司右提舉的職位對他來也十分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