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概過了將近一個時辰,袁崇煥終於又鄭重地向蕭木行了大禮,然後才在王承恩的帶領下離開,這次蕭木仍然忘記了免去他的繁文縟節,因為雖然一個時辰過去了,但蕭木還是沒有從袁崇煥的五年平遼的震驚中完全恢複過來。
直到袁崇煥已經離開了半,林檎才終於打破了大殿之中的平靜,“原來曆史上的袁崇煥的‘五年平遼’是真的。”
“是啊,但是隻有我們兩個人知道,最後他並沒有能夠在五年之內收複遼東。”蕭木也是一臉凝重地道。
“而且,袁崇煥還被你,不對,是你這具身體原本的主人給殺了。”林檎又繼續補充了一句。
“剛剛聽袁崇煥講他的平遼方略和見解,聽起來確實很有道理,不管怎麼,袁崇煥肯定還是有真才實學的。”蕭木仍然凝重地道。
“是啊,聯合蒙古,整頓軍隊,堅城巨炮,這些都是正道。”林檎又接過了蕭木的話,“就算是你,都知道維持跟蒙古人的公平貿易,袁崇煥提的這些戰略,自然沒有什麼問題。”
“那麼他最後為什麼沒有能夠做到五年平遼,反而還被崇禎皇帝給殺了呢?”蕭木終於問出了一個最最重要,他和林檎全都想要知道,但又無法知道的問題——至少從今的奏對來看,蕭木完全無法想象自己將來有一會殺了這個滿臉正氣,向自己保證一定要收複遼東的大臣,但他同時也無法想象,原本曆史上的崇禎皇帝是一個濫殺無辜的無道昏君,那麼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才對演變成曆史上的結果呢?蕭木感到頭痛不已。
蕭木的這個問題林檎很顯然沒有辦法給出答案,“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袁崇煥沒能實現五年平遼的目標,那麼你有沒有考慮過換一個其他的人來替換掉他?”
“替換掉袁崇煥嗎?”蕭木沉吟了一句,既像是在問林檎,也像是在問自己,“關鍵的問題在於,隻有我們兩個人知道袁崇煥最後沒有成功煩躁殺身之禍,其餘所有的人,包括袁崇煥自己,肯定都想不到會有這麼一,我要是替換掉他,該用什麼理由呢?總不會,因為你將來會失敗,所以我要換掉你吧?”
“你要是這麼了,那跟無道昏君也沒有什麼區別了,想都不用洗那個,朝廷肯定又會是一片大亂。”林檎幫蕭木給出了答案。
“而且。”蕭木繼續道,“就算我用了其他的人替換掉了袁崇煥,那麼誰又能夠保證,這個人一定就能做得比袁崇煥好呢?經濟學裏麵有一個叫做‘機會成本’的概念,的其實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