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還是由於建奴大營混亂,一盤散沙的緣故,這些建奴趕來的度遠遠比不上更加集中,目的性更強的明軍,在那些看到了旗幟的建奴沒有趕來之前,明軍的大部隊就已經殺到了皇太極的跟前,形成了以多打少的局麵——盡管這個大營之中的建奴人數占據著絕對的優勢。
不過此時的皇太極倒並沒有感到畏懼,畢竟他對他自己的膽識,還有手下親兵們的勇武用著極強的信心,麵對來勢洶洶的明軍,他反而躍躍欲試,想要親自帶領著大金的勇士們擊退來敵,從而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威望——雖然他的威望在這次爆炸、大火和劫營之後肯定會代入到一個穀底,但畢竟能挽回一點是一點,皇太極不會放過任何能提升、或者少損失威望的機會。
而且作為大金的大汗,他的一舉一動都是萬眾矚目的焦點,若是此時因為明軍勢大就輕易地退縮,那麼他的懦弱舉動就會對手下帶來極其消極的影響——連一向雄才大略,無所不能的大汗都隻能拍馬逃命了,那今夜的戰鬥哪裏還有勝利的希望?
皇太極敢肯定,若是自己表現出了膽怯和恐懼,自己的汗位估計就會不保,那麼那些本來對他這個大汗的位置就很有意見的人絕對會跳出來挑戰他大汗的位置,四大貝勒裏的代善、阿敏和莽古爾泰全都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即便是皇太極現在也隻能跟他們虛與委蛇,平日裏的政務還要裝模作樣地拿來兄弟們一起商量研究,在麻痹他們的同時,也能表現出自己並不向獨斷專權。很顯然對於這幾個桀驁不馴而且位高權重的兄弟們來,若是有機會鬆動一下皇太極的大汗之位,他們自然是十分樂意的。
所以,不管是出於皇太極本人的意願、還是威望、或者是汗位的角度來考慮,他都必須要勇敢地迎敵,除了戰鬥,此時他已經別無他法。
而且在皇太極看來,來勢洶洶的明軍雖然看起來人多勢眾,但肯定並不經打,畢竟之前跟明軍無數次的戰鬥早就證明了,明軍士兵的戰鬥力極其低下,往往幾百個大金的勇士就能追著幾千的明軍到處亂跑,而現在自己這邊就有七八百個悍勇的大金勇士,對麵的明軍最多不過數千人,他又有什麼可怕的呢?
看著朝他這邊洶湧而來的明軍,皇太極最後鼓舞了一番手下親兵們的士氣,“大金的勇士們,明軍奪我財物,搶我糧食,讓我們冬沒有衣穿,餓了沒有飯吃,現在明軍又打上了門來,妄圖取走我等的性命。”
慷概陳詞地了一番,激起了親兵們的仇恨之後,皇太極最後用極其簡潔的方式繼續道,“勇士們,隨我殺敵!”